砲火惊动蔡英文!健保医材争议有「3共识」 8月上路暂缓实施
▲医界砲火惊动蔡英文!健保医材争议有共识,8月上路暂缓实施。(图/健保署提供)
健保署帮8大类、352项医材订出差额上限,引爆医界怒火。健保署13日邀集专科学会、各医院代表、消基会、医劳盟召开临时会议沟通讨论,初步得出3点共识,一为先处理极端值,二为改善医病关系,三为资讯公开,预计2个月后再开一次会,如果都做到,才会考虑对特定医材订定天花板价,原本8月上路新制确定暂缓实施。
回顾此次争议事件,健保署是在6月8日公告新制,9日经媒体报导后,同日晚间议题发酵,许多医师纷纷在脸书开砲,表示订定医材上限会压缩到医院营收,也让新兴医材难以进到台湾。医界怒火惊动总统蔡英文,12日亲自在脸书发文,要求行政院长苏贞昌与卫福部长陈时中再研议。同日,陈时中也请健保署找来反对派代表,于13日召开闭门会议。
依据健保署统计,出席健保署会议者约有40人。台大医院院长陈石池、三军总医院院长蔡建松、新光医院院长侯胜茂、医劳盟理事长储宁玮医师、民间健保监督联盟滕西华、私立医疗院所协会理事洪子仁外,台北荣总副院长陈威明,以及眼科部主任刘瑞铃,也分别代表骨科与眼科医学会出席。
此外,新制公告后,在脸书上频频开砲的前立委林静仪、台大医院妇产科施景中、北市联医胸腔科苏一峰等,均获邀参与。
▲台大医院妇产科医师施景中(右)出席会议。(图/记者严云岑摄)
13日会议自下午3时10分左右开始,原本谈定的闭门会议,一度被解读为「摸头会议」,陈时中听闻后即时澄清,表示「没有这种事情」。不过,会议开始后,医劳盟未经全员同意,擅自脸书直播,引发部分会员不满,现场气氛一度僵硬,所幸经陈时中协调,改采全程录音、会后提供逐字稿,直播才宣告中断。
在会议中,中华民国心脏学会理事长黄瑞仁表示,这一次8项有4项属于心脏科,但过去一年半健保署与心脏学会会员讨论议题,没有一次是说讨论订定「差额上限」,都是涂药支架、节律器分类,合理价格、全世界中位数价格等核定费用等,然而在相关报导出来竟是「订定自付差额上限」所有会员都相当错愕,觉得过去一年半没有完备程序正义。
健保署会中回应,本次议题事涉多项专业,开会时都会依照不同专业邀集,也都有行文并于议题上清楚说明,依照程序先定功能、费用,提专家、提共拟,都有和开会代表说清楚。不过健保署也提到,开会有遇到状况是,代表会员不晓得学会已经回文表达意见有无,但会上也会说清楚,如果沟通不详细,会再改善。
▲健保署今邀请医界、消费者代表召开闭门会议。(图/健保署提供)
为期2个多小时专家会议,于下午5时28分暂告段落,与会成员得出暂缓实施结论,全员拍手通过。陈时中会后表示,与会代表在会中发炎常踊跃,一开始气氛比较紧张,但后来慢慢有共识,因议题牵扯长远,且层面很广,决定会暂缓处理。
陈时中直言,对于是否维持差额医材价格上限,他的态度是「开放心胸,没有非要做不可」。会中得出的3大共识,一为先处理极端值,二为改善医病关系,三为资讯公开,如果上述3点都做到了,才考虑订定医材差额上限。
会后前立委林静仪、眼科医学会代表刘瑞玲以及民间健保监督联盟代表滕西华纷纷对媒体表达意见。林静仪赞许陈时中恢复了防疫时期的沟通量能,也承诺建立民众版的自费医材比价网,并对同一类医材的不同次分类,进行细致分层规范。
▲卫福部长陈时中与健保署长李伯璋于会后受访。(图/记者洪巧蓝摄)
眼科医学会代表、台北荣总眼科部主任刘瑞玲表示,在订定医材价格同时,也不能抹煞医师的技术,另外,资讯公开也要更亲民,让民众真正了解选用该医材后,对生活会造成何种影响。譬如用单焦人工水晶体,可能看远清楚,看近不清楚,像是走路、看电视很清楚,但手机来电显示就看不到,可用日常生活实例让民众了解。
督保盟发言人滕西华表示,自付差额医材订定上限是正确的政策,本次会议虽说相关措施实施暂缓,但仍建议应于8月时即把没有争议的部份如期上路,至于有争议的部份,不管是价格上限计算或者分组分类都可以讨论,但也应该订有期限,考量年底前有多项昂贵差额给付产品审议,加上明年可能面临调整保费问题,建议最晚不要超过年底实施。
健保署表示,本次会议纪录整理完成后,会公布于健保署全球资讯网,也感谢各界给予建议,将持续与医界、学者专家沟通中,吁请各界持续肯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