旗山蕉、台中蕉分不清 台湾香蕉「品牌化」得靠这招出击

台湾香蕉。(图/资料照,下同)

文/徐重仁

自从全联福利中心以裸卖方式销售水果之后,我常常去看看陈列的状况,顺便买几根香蕉,可是,每次看到货架上同时陈列着「旗山蕉」、「台中蕉」等不同产地的香蕉时,就忍不住烦恼,「到底该买哪一种呢?」「有什么不同? 哪一种比较好吃?」我相信,许多消费者和我一样,不知道该如何选择。

接着,心中就会浮起一个念头,「为什么不干脆都叫『台湾蕉』呢?」如果连本国人都分不清台湾不同产地香蕉的区别,外销时产地名更没有意义了。

前一阵子应邀参加一场论坛,探讨台湾农业的蜕变,农委会主委曹启鸿在会中表示,将学习日本进攻型农业」,成立国家级的台湾农业国际开发公司,以公办民营方式,结合小农契作方式,挑选台湾具有国际竞争力产品,用团体行销海外。当天纽西兰奇异果前行销业务总裁陈郁然,分享纽西兰ZESPRI黄金奇异果行销日本的经验,正好印证了我对台湾香蕉「品牌化」的概念。

纽西兰ZESPRI奇异果,的确是非常成功的水果「品牌化」行销案例,靠的就是团体战。

纽西兰政府结合种植奇异果的农民,成立海外行销公司,每位农民按种植面积分股,人人都是股东。所以,不论产自那个农园,纽西兰所有的奇异果,一律以「ZESPRI」为品牌行销全球,所得利益股东共享。在果农同心齐力下,如今,世人几乎把ZESPRI与奇异果画上等号。

其实,不只纽西兰奇异果采取团体战策略,竞争力一流的日本青森苹果,也是整合出击,不再强调「青森」产地,一律统称「日本苹果」,以集中产量、聚焦行销。同样的,台湾超市常见的进口水果像是智利苹果、韩国水梨、菲律宾凤梨、泰国榴梿,大部分也都只有「国名」,没有「城市或地区」名字。

台湾香蕉如果只打「台湾蕉」品牌,把不同产地的香蕉尺寸、熟度甜度规格化管理分类,计划性接单生产,并且衍生出香蕉酱等高附加价值产品,未尝不能像纽西兰ZESPRI奇异果、日本苹果一样。

其实,台湾凤梨、香蕉、红豆外销皆曾有辉煌的历史,都是日本进口的大宗农产,为台湾赚取过大笔外汇。早期,台湾年轻人去日本留学时,就会带上一串青绿的香蕉上船,漂洋过海到了日本,香蕉也熟了,下船时就可以变现当生活费。如今,台湾香蕉在日本进口香蕉的比重,从一九九四年的一○%一路滑落,现在只剩○.三%。

我常常想起这个故事,觉得即使是今天东南亚国家取代了台湾的农产外销优势,台湾香蕉、爱文芒果及西瓜等农产品,品质仍有国际竞争优势,但若想成功行销国际,便得参考纽西兰奇异果、日本苹果的经验,团结出击,以整体利益为重。

农产品行销国际,有许多先决条件,除了要做到品质、产量稳定,避免供需不均、交期不稳,产品分级、规格化管理,产销供应链物流都是重要课题。但是这些条件和资源,都不是一蹴可几,如果内销都做不好,如何在更大、更有挑战性国际舞台上与人一较长短呢?

我的看法是,先在国内市场练兵,以组织战和品牌行销的运作规格操作,假以时日,必能提升产品质量水准及产销供应链和物流管理的效率。这个观点,看起来似乎回到问题的原点,其实,凡事必从「根本」着手,假设本土农业产销效率和农产品品质不能升级,不但不可能外销,连内销市场都可能守不住。

★本篇未完,其图文经写乐文化同意,摘自2017年出版《走一条利他的路:徐重仁的9堂共好见学课》。原文标题「 台湾蕉的行销:农特产品品牌化」。

★作者徐重仁,多年来热爱阅读,亲身走访海内外观察产业最新趋势,现为全联福利中心总裁,曾将统一超商带上零售业界的王者宝座,如今更一手为全联福利中心打造出超越传统超市的全新高度。除了是企业领航者,也主持鼓励年轻创业族追梦、筑梦的「重仁塾」,以及与小农对话、期许由推广食育观念的「亲农学堂」讲座

★ 《走一条利他的路》购书连结:博客来、金石堂、诚品、读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