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迫症」行为难自制!医曝7大症状打乱生活…亲友支持很重要

图、文:Hello医师/Jiasheng Li医学审稿:Dr. Stephen Lai

每个人在生活中多少都有一些类似强迫症的行为,但这并不是所谓的强迫症(Obsessive Compulsive Disorder,简称OCD)。以打扫为例,一个爱清洁的人或许会习惯每天扫地;但患有强迫症的人可能会花很长的时间持续打扫,即使地板已经非常干净,他们仍无法停下打扫的动作,只有不停重复地做同一件事,才能抚平内心的焦虑,但这无形中却会打乱了生活秩序,造成强迫症患者更大的压力。以下为您介绍强迫症的症状心理因素

强迫性思考及强迫性行为的差异

根据美国精神医学学会(American Psychiatric Association,简称APA)的资料,强迫症行为可以发生在任何年纪,最早在儿童期就可能出现,患者的平均年龄为19岁。一般来说,强迫症患者无法控制思想和行为,虽然他们也许会意识到自身的强迫症行为,但想要遏止自己却十分困难。强迫症患者可能会花数小时反复思考或做相同的事情,但始终没办法得到满足,恐严重影响其生活日常和人际关系。

要了解强迫症,首先需要明白强迫性思考(Obsessions)和强迫性行为(Compulsions)的差别,前者是思想上的不合理要求和困扰,不仅难以阻止,还会带给人强烈的不适感,包括害怕、恶心和怀疑等等;后者则是行为上的执着,强迫症患者会试图透过重复性的动作,以除去强迫性思考与行为,但往往只是徒劳

强迫症非痴迷 症状易合并抽动疾患

我们很常用「强迫症」来描述自己有多痴迷于一件事,但这绝对不是医学所指的强迫症。以听歌为例,多数人不会因为痴迷于一首歌,就影响了他的吃饭和睡眠,但强迫症患者却会如此。清洁卫生、反复检查、怀疑、自责、自言自语、对数字和排列极为敏感,以及疯狂收集东西等,都是强迫症的常见症状。另外,有的患者也会有抽动疾患(Tic)的症状,像是眨眼睛、耸肩、头部脸部抽搐、清喉咙、擤鼻子及发出呼噜声等。

虽然强迫症的原因不明,但有几个风险因素值得注意,例如家族病史个性、压力和其他心理疾病问题。根据美国国家心理卫生研究院(The National Institute of Mental Health)的资料,若直系亲属患有强迫症,孩子出现强迫症的风险将提高。此外,脑部构造异常也可能是潜在原因之一,但其真实性仍有待进一步研究。

认知和药物治疗 亲友支持很重要

若强迫症已经到了会影响生活的地步,通常会建议先给予认知治疗(Cognitive Therapy),或是习惯反向训练(Habit-Reversal Training﹐简称HRT),再搭配像选择性血清回收抑制剂(Selective Serotonin Reuptake Inhibitors,简称SSRIs)的抗忧郁剂使用,但请按照专业医师的指示接受治疗。

如果治疗效果不佳,有的医师可能会考虑使用暴露与反应抑制法(Exposure and response prevention,简称ERP),借此降低强迫症行为。其他方法还有像家族治疗(Family Therapy)和团体治疗(Group Therapy)。

面对强迫症的家人朋友,您可以怎么做?千万别小看我们可以给予的支持,请多表现出友善和耐心,聊些轻松的话题,但不要拿他的强迫症行为开玩笑,更不可批评和怒骂。强迫症不该成为人际关系的阻碍,时时保持正向沟通,并用爱支持对方,这才是好的帮助者

Hello Health Group 并不提供医疗建议、诊断或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