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媒社论: 日中改善的征兆 凭借政治主导更向前进

东京新闻》24日在社论中以「日中改善的征兆,凭借政治主导更向前进」为题指出,日中关系总算看到改善的征兆。在一直成为阻碍的安全保障和历史认识问题上,双方开始有了回避摩擦动作。正是现在,盼以政治主导来落实改善的步伐

该社论指出,日中政府12月初在上海召开有关海洋问题的高级事务层级协商,双方大致同意开始运用海空联络机制」。有关钓鱼台列屿(日本称尖阁诸岛)领土主权的偶发冲突,一直被担忧是现实威胁,能设置回避不测事态框架,可说是大大的进步。

2007年日中领袖展开相关协商并达成协议的海空联络机制中,主要以自卫队中国人民解放军设置平时可互相联络的热线为主,经过10年才开始运用虽然嫌晚,但在安全保障方面给予两国国民的安心感是很大的。

日本首相安倍晋三改变了原本牵制中国色彩浓的对外政策「自由开放的印度太平洋战略」之目标。据说已向中方传达了,该战略要以与中国推动的巨大经济圈构想「一带一路」共存共荣为目标。

对于共存共荣并没有异议,但是作为合作的一方必须留意,中国不会做出因此构想而对沿线国家过度干涉等霸权主义动作才行。

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13日时隔3年的出席了南京事件80年的追悼仪式,但他并没有发表演说,既表现出持续重视历史问题的姿态,但又不公然批评日本,可看出对改善中日关系有所顾虑。

(日中之间)不能再回到日中领袖扳着脸、不正视对方、不能面带笑容握手那样的政治状况。政治风向差的时期,踏实的民间交流支撑着两国关系,现在正是期盼以政治主导来改善关系,让两国关系步上正轨。

日中领袖转换高压姿势民意也造成好影响。最近的「言论NPO」等调查指出,有44.9%的日人认为日中关系「坏」,较去年的71.9%大幅降低。中国则有64.2%,也较去年改善14%。

但两国领袖欲改善关系是因为,安倍在众议院选举中大胜,习近平在共产党大会上确立权威,这样的国内政治稳定的背景之下,是否能真正构筑信赖关系还是个问号。期盼两国能尽速实现双方领袖定期互访,重新找回「战略互惠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