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同外国宣教士为台湾人付出爱 屏基复制爱心到缅甸佤邦

屏东基督教医院佤邦建立最基本的就医照护系统有成,当地医疗人员屏基,来屏基医护老师见面相见欢(左四左五两位佤邦女医生)。(图/记者陈昆福翻摄,以下同)

记者陈昆福/屏东报导

屏东基督教医院民国83年派遣医疗队,在泰国缅甸边境佤邦建立最基本的就医照护系统,训练当地人成为医护人员,这群医护学生现在不仅成家,还肩负起当地民众的健康需求。其中两位女医生第一次可以出国,便来到台湾健康检查体验医疗服务,和一别10多年的屏基医护老师们见面,师徒相会场面温馨感人

佤邦位在泰国缅甸边境,属于缅甸第二行政特区的,因地处山区,交通非常不便,在屏基还未前往佤邦时,佤邦的急重症病患只能送到泰北边境的医院,由于没有身份,往往得等上三、四天,才能获得治疗,而有些人就在这等待中去世。

屏基着手训练佤邦自己的医疗人才,由小儿科卓德松医师负责为当地规划医学教育课程,但当时佤邦人的教育程度低,加上资源缺乏,让整个医疗训练难度倍增。

▲在当地准备开刀▼到佤邦医疗服务的屏基医护人员都要捐血挹注血库

卓医师说,刚开始教量脉博时,学员都觉得非常新鲜,原来人体除了心脏;还有动脉可感受到跳动。接着这群「医学生」便到病房练习如何量脉博,结果有的人量回来20下;有的量出40下,这些看来离谱的数据,原来是佤邦没有时钟,学员没有「时间」的概念,使得屏基只好运了好几个时钟到佤邦,从如何看时间教起。还有用剥香蕉皮的方式,教导割疝气的概念,在心形石头上画出心血管图。

由于物资缺乏,佤邦一天只有两餐饭,上午9点与下午4点,主食米饭配菜则视当时盛产的蔬菜而定。屏基血液肿瘤科主治医师庄岳泉说盛产高丽菜时,大伙就连续吃高丽菜吃两个月,遇到雨季没有菜,那就吃饭配面条,让他在佤邦三个月便瘦了7公斤。而支援的屏基医护人员,不仅随时要卷起衣袖捐出热血,充当临时血库;也常受A型肝炎、恶性虐疾皮肤病等传染病威胁。

卓德松就遇到一位患者罹患盲肠炎,由于担心转为腹膜炎,顾不得设备简陋,他决定马上开刀切除盲肠,由于赏地未曾有过开刀手术,相关用具付之阙如,他戴手扒鸡手套、穿用油布临时剪裁围裙式手术衣、开刀房是饭厅临时改装、手术刀蒸笼消毒、手电筒充当手术灯麻醉药也过期了,如此克难地划下「佤邦第一刀」,奇妙的是手术后伤口竟完全没有感染。

还有一名十来岁的病人,被送进安邦医院来。全身45%的体面积被开水烫伤,10%是深二度;35%是浅二度,痛,让他对治疗绝望;痛,让他成为不合作的病人。每天换药,哭啊!咬工作人员,攻击护理人员,这里没有消毒过的纱布可以覆盖,没有吗啡可以止痛,只能把生理食盐水隔水加热,让加温的液体在换纱布时,疼痛减少些;只能为他熬鱼干豆粥补充体力。奇迹似地,两个月后,可以下床走动了。

现在佤邦的生活环境已经有长足的进步,茅草屋砖房泥巴路柏油路,看到当年的青涩学生变得成熟稳重,持续照顾当地人,改善当地的医疗照护品质,让曾驻扎佤邦的屏基人员感到欣慰不已。

外国教士为台湾奉献心力创立了屏基,屏基在稍微行有余力之时,从民国83年开始从事国际医疗,如同当初外国宣教士医师以医疗行爱来到台湾屏东一样,屏基把医疗带到世界最偏远、最迫切需要的地方,精神令当地人十足感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