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少四壮集-谁在灯火阑珊处?

记得是在某个卖上海汤圆肉粽的店里,大约七八岁的我先是茫然,然后看着角落坐着一个女孩,正熟练地在掌心揉滚着糯米,我当下便很确定地说:「我将来要娶一个会搓汤圆的!」

父母日后常爱拿这事取笑,让我想忘也不忘了。换作其他的小男孩都会怎么说呢?我要娶一个像妈妈的?像某某阿姨的?有长头发的?会讲故事的?……我是随口乱说的吗?也不是。说不上来眼前那个搓汤圆的画面在心里勾起了怎样的一种想像,但确实有种模糊的触动。一颗颗搓好的汤圆,一种安静规律的动作。有一点寂寞。有一点甜。

不但父母没听出来,那个年纪的我更是无法意识到,我的答案里,那个伴侣没有特征容貌性别,只有一种认真的姿态。或许我并非想挑选那样的一个伴侣,更像是,我认同了那样的姿态……

进入青春期后,对伴侣的憧憬开始与什么样的异性越来越无关。随着年纪日增,原本处于浑沌抽象的谜底终于慢慢如浮水印揭晓,让我陷入了此生永远的惊惶与痛苦。如果可以选择,我想任何人都不会希望,自己命中注定的,会是一份不为世人所能接受的爱情。

之后的岁月里,只能默默将对一个人认真付出的可能在心中越埋越深,深到自己几乎都快忘记还有那样的盼望。偶尔怯怯地擡起低垂的眼光,看到了一丝希望如黑暗隧道尽头的一烛微光,却又仿佛是永远到不了的终点。

矛盾的是,我一直不想放弃。

明知,若不能用财产子女监护权等等条件当筹码,在这个欲望被轻易煽动、被贩卖被合理化变得越来越明目张胆、变本加厉的时代,要绑住两颗心何其不易?但我还是幻想着真情不需要这样被绑架。每每听到朋友不论同性异性,说起与情人分手的理由是因为感觉淡了,「变得像家人」了,我总要对那理由背后对「家人」的污名化感觉寒颤……

如果那已成为分手的最佳理由,嚷嚷着婚姻权到底为了证明什么?

不要婚姻,真爱与激情又该如何分清?

爱情若不该由社会眼光判决,每个人心中的那一把尺真的可信吗?

这简直像是一个鬼打墙的魔咒,让多少人在其中翻滚飘浮不知所以,也不知所终。

最近,我又想起了那个默默揉捏着汤圆的身影。因为情人对我说,我对你的感觉只剩下家人了,也许该分手了。

此生最稳定也最长久的一段关系,曾让我惊讶感动于这样的安稳与快乐不再是梦想,让我几乎以为自己的坚持终于没被辜负,竟然最后还是逃不过情人/家人的欲望冲突所设下的陷阱。

为什么永远总是「家人」才伤我最深?

我想,情人是幸福的。他不像我,从小看着曾经也是情人的父母亲,为了成为家人多么辛苦,在对立逃避对抗和解的周而复始中,直到其中一方过世方休。而我们如此幸运,就这样已经成为家人了,平静,放松,规律,或许有点寂寞,总还是带点微甜。只是,这反让情人对三年多的关系充满怀疑。

我想我爱的只是你爱我的感觉──

他说。

我不知该如何回答。

突然觉得自己像是在深夜里,独自乘坐着一座反向旋转的摩天轮,对爱情亲情家人的所有梦想,都因那快速的逆转让我晕眩而欲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