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业周刊/追寻台湾特有种 前往黑熊作梦地
文/商周编辑部
旅行有很多方式,从台湾最美的地方出发,透过早期台湾西方旅行者的探险纪行,规画新的旅行路线,深入山林秘境、跋山涉水,寻找难得一见的动植物。
「熊~熊~熊~」「刀~刀~刀~」「相机~相机~快、快……」拔刀的,拍照的,吓呆的,十多个人慌成一团,但见黑熊怒气冲冲冲过来,在六、七公尺处前,突然掉头而去。
布农挑夫阿德正向「熊妈妈」黄美秀,讲述去年11月在清代八通关古道,惊遇黑熊情景,听得我们笑成一团。美秀根据搜集到的200多例目击纪录,研判那只黑熊的「攻击」模式只是虚晃一招。
「大分」是青刚栎密集的地方,位于玉山国家公园中央山脉的核心地带。我们从花莲卓溪南安游客中心(海拔530公尺)出发,循日治八通关古道蜿蜒而上,沿途肾蕨、凤尾蕨、过沟等菜蕨夹道,鸟巢蕨、崖姜蕨、蛇木、桫椤等树蕨漫生,难怪,入口到瓦拉米山屋(海拔1068公尺)14公里路,被称为「瓦拉米」步道—「蕨」路。
跟着美秀走,看到的「风景」很不一样,我发现她是以「黑熊能不能吃」的眼光来观看,难怪大分会成为她的研究样区,称为「黑熊的秘密花园」。台湾第一头挂上无线电追踪颈圈的黑熊,就是在大分诱捕到的。除了青刚栎,美秀说黑熊也吃狭叶栎、鬼栎、山胡桃、山苹果、大叶楠、山枇杷果实。
「我觉得鬼栎比较好吃!」当我听到美秀这样说,突然想起她在《黑熊手记》中,试吃青刚栎的食评:「我试吃了一口,味道苦涩,如生芭乐。」嗯,非常博物学家精神,走到哪里吃到哪里。接近山风一号吊桥时,美秀指出某棵榉木树洞有好几处抓痕,是黑熊攫取蜂蜜的杰作。
本以为瓦拉米步道走动较多,野生动物较少,但美秀不时指出兽径和蹄痕,我才发现生机蓬勃,只是早我们好几十步就悄悄闪避了。她还教我辨别山羊和水鹿的蹄痕,观察蓝腹鹇、深山竹鸡微不足道的爪痕、啄痕。
第二天清早,我们走在迷蒙雾雨中,蕨类更见茂盛,有些路段几乎淹没了,让我内心更加忐忑,因为美秀曾在这一带追踪黑熊,有次还在山阴的步道旁,意外发现黑熊做的芒草窝。
幸好,隔天转晴了,古道愈来愈好走,抱崖、樱、石洞三座吊桥像惊叹号般吸引我们驻足,过了新康登山口后,随着布农挑夫继续踏着松针地毯,不知不觉,来到松林中的「多美丽」—日语「13里」(Tomiri)的读音,意为「距离玉里13日里」(51公里多)。
接下来,是挑夫的梦魇。因为前头有鲁仑和哈哈比二个大崩壁,导致环山腰古道完全崩失,必须高绕翻越鞍部黑森林,再下切至1320公尺处接上古道。
再往前走不久,大分吊桥在望。我站上吊桥,俯瞰激流奔窜的阔阔斯溪(拉库拉库溪源流)竟难掩激动,十年前阅读《黑熊手记》向往的地方就在眼前了。
所以,与其说我在寻熊,不如说我在寻梦—终于我要在黑熊作梦的地方作梦了。沿着青刚栎林立的驳坎坡道,一路直奔,穿过殉职者之碑、大分事件纪念碑、大分小学和蕃童教育所遗址,终于抵达驻在所遗址上的大分山屋—黑熊研究站。
啊,旅行说穿了,就是筑梦的过程。现在我们相聚的地方,未来也会是我们思念的地方。我们这群作梦者,因追寻黑熊的梦想而邂逅,所以,没看到黑熊又怎么样?那一晚,我们就是大熊星座。
【 更多报导 】
30岁,这些事...再做就丢脸了!
惊!台湾人比韩国人更像奴隶
3个招数 5年还清400万房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