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秘「人工控制气候」曝光! 中国C919 客机研发再添利器
▲国产大型客机C919在上海东机场首飞。(图/翻摄中国商用飞机有限责任公司网页)
国产大型客机C919于10日顺利完成首次城际远距离飞行,以最高7800米的飞行高度、巡航速度最高达0.74马赫数,航程约1300多公里,从上海浦东成功转场至西安阎良。之后将展开后续研发试飞与适航取证工作,而这个研发秘密武器就是「综合气候实验室」,以达到「人工控制」气候。
据陆媒《科技日报》报导,中国飞机强度研究所副总师成竹表示,综合气候实验就是要完成飞机适航前的气候检验,保证各种气候条件下飞行的能力。飞机在野外自然环境下测试时,往往受季节、地区和时间限制,成本极高。
如果有了综合气候实验室,就可以不受自然条件约束,人工控制气候,短时间即可获得大量试验数据,并大量缩短测试时间,降低成本。2014年,中国已在西安阎良开始建设一个飞机综合气候实验室,此实验室最重要的一套环境模拟系统是大型工业制冷系统,该系统可将实验室的温度调节到零下50多度,湿度调节到95%。
据介绍,综合气候实验室同时还开发了太阳辐射、降雨、吹风、冻雨降雾等环境模拟系统,所有环境都在一套先进的控制系统指挥下一起运行,可以在实验室内实现如极端低温、极端高温、湿热等极端天气。目前受气候实验室的尺寸限制,除了飞机滑跑、起飞不能测试外,其他天气测试项目基本均可进行。
业界消息人士指称,中国的飞机综合气候实验室,规模与功能可媲美世界上最大、最先进的飞机气候实验室,全球最大的抗寒性能实验室「美国麦金利气象实验室(McKinley Climatic Laboratory )。」麦金利气象实验室建造于1944年,目前仍在使用,已经有70多年的历史,位于佛州的埃格林空军基地(Eglin Air Force Base),飞机可以直接开到实验室的大门口。
目前,C919客机用户已达到27家,订单总数达到730架。中国民用航空局(CAAC)在2010年受理C919合格证申请,并按照程序开展相应的适航审查工作,也申请欧洲航空安全局(EASA)型号合格证,已经得到受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