涡扇-15练就之时 歼-20才能完成年产48架目标
▲2架已刷上空军编号「78271」及「78272」的歼-20,出现于中国西北甘肃鼎新空军战术训练基地(FTTC)。(图/翻摄自大陆军网)
中国在今年3月9日透过《央视》首度公开证实自制匿踪战机歼-20已进入空军服役,虽然未有任何服役仪式的照片曝光,不过消息公布后仍让大陆军迷兴奋无比。过去曾传出成飞期待能实现年产48架歼-20的目标,但事实上这都必须等待涡扇-15(WS-15)「峨嵋」发动机练就之时,才有机会达成4条生产线同时作业,以每个月各产出一架歼-20速度完成建造。
歼-20在去年11月珠海航展首度公开进行飞行展示后,随即传出中国军方已于2016年12月11日正式举行歼-20战机入役仪式。根据当时曝光的歼-20机身编号,首批该型战机已正式加入中国空军第176旅。而解放军第176旅和第170旅、171旅、172旅和175旅,皆为中国空军训练测试中心的组成部分。
从歼-20在珠海首秀的状况来看,该机当时仍使用俄罗斯「礼炮」工厂生产的AL-31FN第三批次发动机(厂方代号99M2,标称推力13.75吨)。到目前为止,歼-20实际装机过的「陆制心脏」,只有经过翻修而安装了部分中国国产零件的AL-31F。
▼俄罗斯向中国出口的AL-31F发动机,被广泛应用于歼-11A、歼-11B早期批次和歼-15战斗机。(图/翻摄自大陆网站)
不过光靠99M2发动机的推力,歼-20势必难以实现超音速巡航,99M2仅只是该款匿踪战机的过渡性动力,其最终目标还是装配涡扇-15发动机。公开资料显示,歼-20战机的最大起飞重量37吨,可载弹11吨,最大航程5,500公里,作战半径2,000公里。预估涡扇-15的最大推力可能不会超过美军F-22的F-119发动机,但其不开加力的军用推力却远超过现有的涡扇-10和AL-31系列,将被视为中国航空发动机的真正突破。
据了解,目前成飞已开通3条生产线打造歼-20,并打算在2019年启动复制过去生产歼-10A/B/C计划,同时开4条生产线,以每月各产出1架的速度完成年产48架的目标。而这第4条生产线将主要试产歼-20B,以测试新型涡扇-15发动机,也就是说,所有的计划都必须等待这款新型的太行发动机成熟之时,一体化的歼-20后续型号其产量、飞行性能以及战斗力才能获得实质提升。
▼涡扇-15(WS-15)发动机模型,亦称「峨嵋发动机」。(图/翻摄自大陆网站)
中国航空发动机集团公司代表、航空发动机研发人员陈祥宝日前透露,中国第五代战斗机配备国产发动机已为期不远,其研发过程进展顺利。香港军事评论员梁国梁也曾表示,歼-20B装备WS-15后巡航速度可达1.8马赫,最高速度超过2.2马赫,将与美军F-22不相上下。
▼第5架量产型歼-20披上最新「虎斑迷彩」,大小不一的多块斑点设计,在视觉上具有一定的干扰性。(图/翻摄自大陆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