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肯董座林福勤:想把事情做好,必须从根本做起

诗肯董座林福勤。(图/记者李毓康摄)

记者李孟璇/专访

诗肯(6195)在台湾深耕20多年,去年门市达到百店目标,面对大环境不佳,依旧挺过来了,而今年还要再展15~20家门市,并准备在下半年成立第3品牌「诗肯睡眠馆(Scankomfort)」,让人不禁想,在景气寒冬下,诗肯的成功方程式到底是什么?董事长林福勤说:「其实很简单,如果想把事情做好,就必须从根本做起。」

老师影响最深拚命学习、累积实力

林福勤出生在新加坡独立前的困苦年代,父亲在他年幼时就过世了,仅靠母亲打零工维生,从小在单亲家庭中成长的他,相较于同侪显得独立早熟,平常最喜欢看书,而会养成这个习惯,主要是受姚作敏方凤玉两位国小老师影响。

回忆起国小时期,林福勤说,那时候城乡差距很大,但他的老师却放弃城市的高薪偏乡教课,甚至还自掏腰包帮生活困难的学生出学费,期盼偏乡的孩童可以透过学习翻转自己的命运。深受启发的他,自此便努力学习,在工作的时候不把薪水放在第一位,只是想着怎么把事情做好。

因此自15岁那年踏入家具业这一行开始,林福勤从最基本的送货、跑业务做起,连没接触过的行销产品设计也包办,可说是「校长兼撞钟」,但也因为这样,让他可以做中学,一步一步累积实力。

而后终于在1974年创立了夏威夷室内设计,接着1984年成立诗肯柚木,目前事业版图扩及台湾、新加坡,包括日本、汶莱德国美国等地也都有据点,以台湾来说,已经有100家店,并发展出诗肯家居(Scan Living)副品牌,主打平价且CP值高的产品,公司成立多年不见衰退,就连最难熬的2015年,业绩也只有下滑7%,相较于同业动不动就有20、30%以上的跌幅,可说是一件不可思议的事情。

挫败经验成为养分根基打好、站稳每一步

但你不知道的是,这看似顺遂的过程,其实是过去几次挫败的累积。在创业初期,林福勤以为商品进货再售出就能获利,可是当时因为没有思考到品牌价值,产品根本卖不出去,最后只能削价、牺牲利润求售;最惨的一次是,他将法国知名家具品牌Fly代理进新加坡,可是却因事前没做好评估市调,在不清楚亚洲与欧洲市场需求不同的情况下,导致产品滞销,1年后结算,大亏了700万新元,在当时相当于新台币1.4亿元,公司几乎要宣告破产

好在几次的难关没有让林福勤一蹶不振,反而强化了经营管理的能力,他了解到,做事不能急,想把事情做好,必须从根本做起。以推销产品来说,得先思考其品牌价值,如果连最基本的「产品是什么」都不清楚,那肯定卖不好;此外,做任何决策前必须有万前准备,这样踏出去的步伐才能让自己站得稳。

不过光会经营公司也无法顺利发展,还必须拥有好的员工、好的团队作后盾,林福勤指出:「要把生意做好,员工是最重要的根基。」公司想要发展,前提一定要为员工着想,「因为你对他好,他就会对客人好,客人被照顾的服服贴贴,消费意愿就随之增加。」他进一步说,业绩要好不是只有买卖、或是在产品上做精进,必须让员工爱上公司,而最基本的就是要给好的薪水,再来是提供休息时间及弹性的工时,如此员工才能好好发挥、为公司努力。

现在国内外绝大部分的企业总是绕着「业绩」、「利润」等问题在打转,但林福勤认为,其实做好基本的扎根工作,良好的绩效必定指日可待,尽管基础工作最费精神、辛苦而乏味,却是经营管理最重要的一环。

面对不景气大胆投资

谈到大环境不景气的问题,林福勤也有一套自己的作法,像是几年前他就注意到UNIQLO、H&M、ZARA等品牌,都是因为平价、高品质而受市场欢迎,让他不禁想,其实家具也可以朝这个方向迈进,因此毅然决然推出了诗肯家居,主打平价、CP值高,并在去年与欧洲第一大系统家具厂德国nolte集团携手合作,引进系统家具CS Schmal品牌,以丰富品项

而今年依旧面临景气寒冬,诗肯则准备推出新品牌因应,预计下半年将成立第3品牌「诗肯睡眠馆」,要把台湾、美国、德国、义大利各地最好的寝具带给消费者,使诗肯家具连锁事业体系更加完整。

林福勤指出,事实上越是不景气的年代,更需要有投资的勇气与想法,就像股神巴菲特(Warren Buffett)所说:「在别人恐惧时贪婪,在别人贪婪时恐惧。」这不是要大家标新立异,而是在任何时候都要理性、冷静,以作出更好的判断。

因此面对电子商务逐渐发展蓬勃,林福勤也不怕,他说,其实网路上的品牌与诗肯的客层并不一样,对公司冲击比较小;同时他分析,现在连电商龙头亚马逊(Amazon)也开出实体书店,显现实体门市还是有存在的必要性,尤其卖家具就是要营造出「家」的感觉,所以诗肯未来也会设体验馆,预估首店会在6月于石牌开幕。

至于外界一直问及什么时候要踏入东协市场,林福勤则表示,要进去东南亚的想法一直没有变,虽然对于他来说,不论语言、文化、关系都很方便,但想进去新市场必须很有把握,一如他贯彻的理念,把基础的工作做好、地基稳固了,才能谈下一步。不过他透漏,现在公司已经进行一连串的调查,正在评估该怎么进入,同时也有开拓出一些符合当地需求的产品线,等到有把握时就会踏进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