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摘/生而为人太难得了 所以要好好活着!

作者藤原进三,台湾人日本京都大学法学硕士,京都产业大学法学博士。摘自:《凡一‧一凡》

●精选书摘

For:Dear一凡、凡一这次你们提的两个问题,不只是可以写一套哲学神学全集而已,应该说人类自古迄今的历史,就是为了追寻这两个问题的答案而写成的。

面对这两大疑问,必须先从〈问题二〉开始讨论。怎样才能活得快乐?我的答案是:「人生没有真正的快乐可言!」所有的快乐都是假象,都是暂时的,都是终究要消失的。快乐,不是人类生命本质,任何有形、无形的,看似快乐的事物,到最后必定会毁灭破坏成为苦。

既然人生根本无乐可言,那么〈问题一〉就非常重要了:人为什么要活着?我的答案是:「生而为人太难得了,所以要好好活着!」试想:所有的次原子粒子以这种形式结合得这么好,又具备这样的心灵意识,将之纳入这个时空架构中,在不知什么因果关系作用下,又恰好成为我们的孩子,被取了一凡(凡一)这个名字,这……这机率实在太低太低了吧。人身难得,悉达多曾经如此比喻:随便往茫茫大海的任一处丢个救生圈深海海底的一只海龟无意地往海面浮出,浮到海面的那一刻,海龟的头,恰好套在这一只任意漂流的救生圈之中,这样的机率,够低了吧。但,生而为人的机率比之还要更低。换句话说,为什么活着最重要的一个理由,就是好不容易有机会以人的生命形式存在,若不好好活着,就太可惜了。

既然人生有苦无乐,又难得活着不应轻易放弃,那究竟活着要干嘛?究竟要怎么活?这才是问题的核心,分成以下几个层次讨论:

一、生命本质意义思索除了快乐是一种目的价值之外,「人,是什么?」是另一个作为人活着, 非常重要(甚至,比苦乐更重要、更超越)的目的和价值。为什么呢?什么是人?人的生命意义何在?我的论点演绎如下:

(1) 人的存在(Being),是为了要经由这自我的实存(existence),去实现「人的成为(Becoming)」。成为意味着我们每个人是一种「未完成」的生命体。活着,是一个转变的过程,去把原本作为「人」未完成的部分予以完成。

(2)人的本质(Nature),在尚未完成的阶段,是一种流动、变化的东西,而且往往同时伴随着许多相互对立的成份,例如:「自由╲约束」、「超越╲倒退」、「归属╲疏离」……等等。

(3) 「人」和其他生命最重要的区别是:人知道自己在走向死亡,而且是面对着死亡而生活、生存的。这种「死亡意识」,让人认知到自己的生命是一个整体,是从出生到结束的时间延伸。使得人和时空建立起了一种与其他生命不同的关系—能够产生「人生模式」和「行动方针」的关系。(动物的生命终结,只是「消灭」。死亡,只对人发生意义。)

(4) 人的本质:未完成性和生命认知:死亡意识,构成了人可以定义为一种具有「人格性(personal)」的生物。人格性是人之所以为人,和其他一切生命作出最根本区别的所在。人格性的内涵包罗万象,真、善、美、爱、恨……。其中最重要的一项叫做:「自由」。人作为一种存在物的中心本质,最具体又最抽象的,足以定义「人是什么?」并回答「人为何而活?」的就是自由。

(5) 什么是自由?自由不是任何东西,我们替它下定义的时候,往往只能用否定句型表示:「行动不受限制」啦、「不是某人的奴隶」啦、「没有被命令束缚」啦、「没在坐牢」啦……。自由是「限制的缺席」,是一个尚未填满的开放空间,是一种空旷领域。这种「否定性」,构成了人、人格,以及生命意义的重心。

(6) 人的存在,就是自由的开端,实存的开端,精神的开端。自由根本上是虚无的,它不是神所创造的。就算神从虚空混沌中创造了世界,就算这世界按照有秩序的方式进行运演,人还是必须而且可以行使自己的自由,在其中去体验创造性,去塑造自己,去决定自己要「成为」什么,这就是「意志的自由」。

(7) 因为有着创造自己的自由意志,我们每个尚未完成的半成品,活着就处在「成为人」的过程中,塑造自己,也塑造自己所身处的这个世界、环境、社会和历史。但是,人的自由总是有限的,未来,总是被过去和现在的许多事实所限制住,所以人的未来,无法完全自由地开放,因为我们都站在被给定的时空和现实条件中。

人的自由受到局限,又被召唤着追求自由,形成了一股巨大的张力,这种为了自由而 拉扯生命的张力,经常伴随着忧惧,会晕眩,会害怕,反而变成了会「逃避自由」。

★图、文经商周出版授权,摘自《凡一‧一凡》

博客来:https://www.books.com.tw/products/00107893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