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杀了「坚强」的「男子汉」?

▲我们的文化要求男孩要当一个「真正的男人」:身体强壮、情感坚强、事业成功、能养家活口,却不教他们面对表达情感、面对挫折,直到他们爆发后伤人或自伤。(图/视觉中国CFP授权提供)

文/陈宜倩

有些酸楚会缓慢地腐蚀身在孤寂之中的心灵,如同溃疡。~盲眼猫头鹰(沙迪克. 海达雅)

近来几则新闻让人心慌、心碎,包括在大学校园发生因感情伤人、自杀事件、54岁小北百货创办人突然心肌梗塞死亡等等。我在脸书记下:觉得现在全国应停止上班、上课,降全旗思索一下……到底继续追求效率、经济发展、排名,能为我们带来什么?而其中男子不论年龄、阶级,由于身处「重男」(轻女)的台湾社会,虽享有不同程度的父权红利,但因此都要付出沈重代价

台湾社会有很多旧的问题,如今三天两头以不同面貌出现持续发出警讯、提醒我们。1970年代「钟肇满妻案」,留美学生钟肇满怀疑妻子外遇,杀妻后返台投案,当时还获得社会同情,舆论责备妻子不守妇道,折损了国家培养的青年才俊,因此激起很多女性参与妇女运动。当年获得同情的「杀女人」,透过多年妇女运动前辈努力重新被定义为「家庭暴力」,也获得国家资源防治。

时光飞逝,这些以爱为名的亲密关系暴力事件并没有减少,犹记得多年前的杀(前)妻案,被判死刑的男人这样写:「我想透彻了解爱是什么?我爱我的子女,爱我的家庭,日夜奔波于高速公路,南北驰骋,为我仅有的家庭去营建,我尽心尽力付出着。有人道:『节妇失足,半生坚真(贞)无助,妓女从良,一生烟花无碍。』?生平无不良之前科,岂是恶性重大之徒?连鸡都不忍宰杀之人,为何竟然杀了人?伤心吗?后悔吗?——『在不知不觉中,泪已成行。』」(摘自张娟芬,杀戮之艰难)这是一个死刑犯的提问,他在酒后杀了前妻与其认定与前妻有关系的人后自首。他不懂,为何这么辛苦的付出,转眼自己竟杀了「最爱」的女人,那「爱」究竟是什么?

「我想透彻了解爱是什么」?

一生的课题,能爱人是多么幸福,但如何能从「爱」获得力量,而非毁灭,这要经过一生多少次大大小小的练习。事实上我们的文化经常要求男孩快速成为一个「真正的男人」:身体强壮、情感坚强(不示弱)、事业成功、能养家活口的经济提供者。我们的社会持续地剥夺男孩们表达情感、面对挫折、面对关系结束与人沟通的学习机会,我们的社会一再要求男孩咬紧牙关先追求课业与功名,我们的社会明白要求男人不应示弱,但毕竟男孩们是活生生有情感需求的人啊!因不理解自身情感需求所外显之忧伤、焦虑、愤怒,孤寂一人也没有任何「求生工具」可以面对世间情感,所生「以爱之名」的暴力行为,伤人与自伤一再重复,加害人年龄越来越轻,并且不分学历

「男人真命苦」是哗众取宠的推诿之词,抑或男子汉爆肝挥汗的心声? 台北市长柯文哲曾于接受访问时无奈地说自己是缺席的父亲,而更多相信男子气概应以丰厚薪水家人无忧来呈现的男性,在全球景气不振、贫富差距激增的情形下,男性如不想一天工作16小时、有天突然「过劳死」而来不及与家人相处,还有其他选择吗?

我们还要再继续忽略这个课题吗?当坚强的男子汉,代价就是孤寂一人默默承受直到失去控制的那刻,而爱又岂能掌控呢?只要严苛的男女二分性别规范存在,这个问题就不可能解决。我们必须全面检讨性别规范中「男性神话」的迷思及其后果。第一,当男性无法符合社会期待时易有羞愧、焦虑或其他负面的身心感受。其次,要努力符合各项男子气概的要求与社会期望,其过程残酷且痛苦,并不具解放性。最后,就算成功取得所谓的男子气概,很多男性气质本身具毁灭倾向,会为自己或旁人带来伤害。

▲我们的社会从不正视男人的情感需求,他们只能独自一人面对,以致一再发生「以爱之名」的暴力行为,加害人年龄越来越轻,并且不分学历。(图/视觉中国授权提供)

当新的经济和社会情况需要较多元的性别角色时,坚信狭义男子气概定义的男性可能受到更大的伤害。即便不是要全面挑战并解构所谓的男子气概,我们也急需一个面对现实重塑男子气概运动。妇女运动不是倡议平均分担压迫与屈辱的运动,而是企图直视痛苦根源以寻求解决之道,首要之务为理解苦痛的来源与性质。Pollack, W.S. & Levant, R.F.研究男子气概的危机,发现男性角色社会化的过程及其伴随成长的痛苦经验,使感情上的亲密对许多男性而言是困难的课题。女性也有相同问题,人们需要学习和权威、同侪、亲密朋友相处共事。但是性别规范允许、鼓励女性接受并肯认情感需求,对男性则否。霸权的男子气概不鼓励男性表露情感,也否认男性受伤可能,中断原本自然的转化过程,结果阻止了男性发展目前社会最需要的心理知识和处理人际关系的手腕,扼杀了男性的自我发展进程。可想而知这样的男性在面对人生必经的许多困境与冲突时,会不知所措,容易伤人与自伤。

性别再造?

目前台湾社会主流对于男子气概的理解仍十分狭隘,这样的文化预设与条件阻挠了男孩们探索自我情感世界的机会。台湾是否有机会重新思索主流男子气概意涵的局限?在性别平等运动的趋势下,我们经常检讨阻碍女性获取平等人生机会的因素,有时忘却传统文化规范要求的男子汉,也扼杀了许多成为支持性别平等运度的潜在盟友。如果能重塑一个定义较开放而松动的男子气概,发掘更多样貌的男子图像,不知道是否能稍缓目前骇人的男人图像?

好文推荐

我想当孔刘的情人

陈宜倩/你听过跨领域之性别研究吗?

►►►随时加入观点与讨论,给88论坛粉丝团按个赞!

●作者陈宜倩,世新大学性别研究所教授 。本文授权转载自2017年10月27日《台湾立报》。以上言论不代表本报立场,本报保留删修权。88论坛欢迎更多声音与讨论,来稿请寄editor88@ettoday.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