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企业在中国黄金时代已不复返 《经济学人》点出3大因素

昆山大陆台商投资密集、两岸经贸文化交流最频繁的地区之一。(图/CFP)

文/中央社中国昆山24日综合外电报导

英国「经济学人」杂志报导,随着西方中国崛起更加警觉北京似乎比以往更渴望强化两岸商业联结。但有3个理由,造成台湾企业在中国蓬勃发展的黄金时代恐已一去不复返。

中国政府为了吸引台商,除了在2018及2019年间推出对台31条和26条优惠措施,今年5月还颁布10个部门连署的协助台资企业命令,让台商「获得和大陆企业相同待遇」。

但报导指出,北京至今种种努力成效有限。自2015 年以来,每年从台湾流入中国的投资资金已锐减逾50%。台企之所以对于在中国发展越来越却步,主要有3大考量

地缘政治

经济学人表示,许多台湾人逐渐看清,中国想藉加强两岸商业连结来达到阻碍台湾正式独立的目的。因此相较其他外国企业,北京给台企特殊待遇,包括在推动「自主创新」政策时称台企为国内企业,但这只让台湾人警觉性提高。

此外,美国政府一长串中国出口商施加关税处罚,造成许多台湾制造商撤离中国。根据中华民国全国工业总会最近所做的一份调查,在中国设厂的台湾企业家当中,有40%已经或将要「转移产能」到其他国家,主要移往东南亚

不仅如此,华为等若干中国科技巨擘华府列入制裁黑名单,也造成一些台企更难在中国发展。因此,去年营收15%来自华为的台湾半导体巨头台积电,本月证实已提列35亿美元,准备在美国亚利桑那州新厂

竞争优势不再

台企面临的第二项挑战是竞争环境。例如一名上海台商表示,尽管北京推出多项惠台政策,但为了扶植中国的「红色供应链」,许多合约仍倾向由中企得标,因此他只能寄望得到转包合约。

宁波台商协会会长黄圣朝也透露,他们一共有约300家会员,至今无任何一家在中国标到过大型政府合约。但他不认为这是因为台企遭受歧视,而是近来竞争力创新力越来越强的中国企业能力胜出。

美国苹果公司(Apple Inc.)代工组装的纬创本月同意将昆山厂卖给中国低价竞争对手立讯,可见台湾企业不再将电子组装厂技术视为必须保护的入行门槛

台企投资中国热度降温的第三个理由,与世代转变有关。以昆山台商厚声集团为例,占多数的台籍主管目前都已接近退休年龄,但年轻一代的台湾人如今却不太愿意到中国担任经常吃力不讨好的工厂主管职。

因此,现在在中国各地经常可听到台企老板说,面临即将出现的「接班断层」问题,他们对于在中国进行大手笔投资已抱持谨慎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