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人有实力却难出头天? 赴美工程师揭2关键:一人成不了事
台湾教育总是被人诟病过于填鸭,父母也总是站在前面主导,使得孩子缺乏跟陌生环境沟通,及适切表达自我想法的能力。在矽谷工作的工程师就点出其中的问题,强调「沟通与社交能力比天分还重要。」
据《风传媒》报导,从小在台湾长大的陈昭颖,没有任何外国学历,却在因缘际会下,闯入矽谷的新创公司担任工程师。在一场聚会中,和当地小学老师的一段对话让他惊觉,台湾孩子最该面对的根本问题;同时,也终于明白为何许多台湾人出国工作或留学,实力明明不差,却难以闯出自己的一片天...。
「他们在学校学什么?」陈昭颖太太好奇问道,而那位带小一生的老师不假思索地回,「沟通与社交啊」,并强调两者是这个阶段最重要的事。
陈昭颖表示,北美中产阶级的父母,无时无刻在教育孩子如何跟社会相处、和大人对话,及适切地表达自我需求与想法,「难怪在火车、飞机、酒吧里,会看到他们一派轻松的跟陌生人搭讪聊天,到了全是陌生人的场合,也能很快找到自己需要的资源。」
反观台湾教育,从小到大多数决定都是掌握在父母手中,在面对这世界时,爸妈习惯站在前方开路、主导,所以许多人疏于训练,也从未建立和陌生环境沟通的能力,所以出社会后,一切都得重新训练。
陈昭颖认为,少了「沟通」能力,就不会有「团队」,行销管理与沟通有很大关系,其中最难的部分莫过于精准表达出自己想传递的讯息;然而,一个人是没办法成事的,「你需要运用绝佳沟通技巧,去传达你所擘画的愿景,然后使出浑身的人际技巧,让大家跟随你的步伐往前冲刺,没有沟通与社交这两项能力,根本不会有团队可言。」
他最后感叹,台湾人才的硬功夫没话讲,但可惜的是,本土家庭与学校的教育,却很少强调这两个能力的重要性,更别说跨文化的合作或运作了。
另外,一位成大教授就曾指出,一年一年下来,他明显意识到,学生的表达能力越来越低,「我不只需要重复我的提问,学生还会同言反复,用鬼打墙的答案,蹩脚地回应我。而他们表现出来的样子,远远低于其真实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