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银行家/全民疯炒比特币 陆出重手10万人一夕惨套牢

▲比特币示意图。(图/达志影像/美联社,下同)

文/台湾银行家

2017年是数位货币最风风火火的一年,美国推出比特币期货、日本认可比特币的法定货币价值并发放交易牌照,顺势将这股货币狂潮推至最高点,然而,也是从这时候开始,中国监管单位频祭重拳,强硬地遏止这股炒币热潮,甚至「一刀切」关闭加密货币的境内交易渠道,究竟有何盘算?

全球有80%的比特币挖矿场位于中国境内,身为最大比特币生产地,中国炒家对数位货币的影响力「功不可没」,在中国成为比特币最大市场之际,比特币的价格一度超越黄金,而其稀有、限量特性,更被称为「电子石油」。2013年中国本土交易所火币和OKCoin等平台陆续成立后,中国比特币交易量一度达到全球的90%以上,进而引起二级市场交易,中国金融监管机构的压力显而易见。

在十三五规划中,数位货币底层架构技术——区块链被点名重点发展项目,各国央行积极研究区块链,民间资金却回头蠢蠢欲动地卡位炒币,相关筹资和炒币项目如雨后春笋出现,热钱四处乱窜,就连中国大妈、街边小贩,都热中投入炒币运动,这波贪婪过热的炒币潮,让监管当局不得不绷紧神经,甚至为了避免推波助澜,一度停止更新发表相关研究成果和观点。

中国人民银行打压投机 突击比特币交易所金检

即便中国监管当局一直不承认比特币,并持续强化监管打压,但这股炒币热潮始终未减。时间拉回到2017年的1月11日,北京和上海的三大数位货币交易所:火币网、币行及比特币中国,几乎同时被中国人民银行(以下简称中国人行)主导的团队突击金检,内容包括反洗钱的落实,以及是否无牌照进行支付、借贷和汇兑等业务,虽然短暂造成比特币暴跌,但很快就回到起涨水平,当时每枚约US$500至US$1,000。

2017年6月15日,中国人行发布〈关于冒用人民银行名义发行或推广数字货币的风险提示〉,语气强烈地指出有个别企业冒用央行名义,企图蒙骗公众牟取暴利,然而也因为这纸函令,让更多民众认识数位货币,以比特币为首的数位货币价位不断创新高。

另一方面,随着比特币等数位货币的价格不断飙升,有关其泡沫化的预言甚嚣尘上,参与其中的投资者,甚至投机者与日倍增。更有专家学者担心,持有者会利用其记帐特殊性,绕过中国既有监管机制,把资金转移到境外,使交易无法被追溯。

认定ICO是非法融资 10万人一夕套牢

因此,监管单位逐渐强化清理整顿的措施,9月4日,中国人行联合等6大单位(中央网信办、工业和信息化部、工商总局、银监会、证监会、保监会)联合发布的〈关于防范代币发行融资风险的公告〉一文中,指出:「代币发行融资是指融资主体通过代币的违规发售、流通,向投资者筹集比特币、以太币等所谓『虚拟货币』,本质上是一种未经批准非法公开融资的行为,涉嫌非法发售代币票券、非法发行证券及非法集资、金融诈骗、传销等违法犯罪活动。」

这是中国正式以扰乱金融秩序、非法公开融资的理由喊停「首次代币发行」(Initial CoinOffering,简称ICO),更要求所有已完成ICO的企业退还资金给投资人,不少交易平台因此关闭。当时中国人行指责ICO被滥用至非法集资、金融诈骗和传销等骗局,更涉及躲避政府监管向海外转移巨额资金。

ICO是新创公司通过发行并销售新型数位货币筹集资金的方式之一,在政府重拳出击后,许多交易活动转至地下,透过比特币的私人地址互相交易虚拟货币,连带地,比特币的价格也受到监管收紧担忧拖累的影响,一度从US$4,600跌到US$4,100,应声下跌将近20%。

在此前后,比特币面临了剧烈盘整。知名交易平台如火币网、OKCoin两大交易平台则坚持实施100%准备金制度,停止人民币法币交易业务。这记重拳后遗症不轻,原本敲锣打鼓,在中国各地办路演募资的新创企业,纷纷先避风头,把基地移到海外,随着中国加强监管,日本相对立法承认加密货币合法化,最大资金交易平台的龙头地位也随之易主。

数位货币在投资市场中,原本就具有无涨跌幅限制的特性,因此在该次事件中,比特币一天内应声重挫,历经投资人逃亡式的抛售,蒸发约US$200亿,有100,000名投资人被套牢。由于数位货币最核心的价值在于信任,也正因监管政策的变数,让中国的比特币市场难逃大起大落的考验

遏止炒币风潮 挖矿全面监管

许多中国专家认为,由于前期涨幅过大,市场资金面临获利了结压力,许多投资者也更实际认识到应用价值,也因此,在愈来愈多人深入认识数位货币后,原本盲目抢快的买家心态也逐渐面临修正。

值得注意的是,由于数位货币的匿名性点对点的传输特性,相关交易仍难以被追踪;对中国来说,既要取得在全世界的数位货币领域中,有一定的话语权,又必须遏止资金外流,是双重挑战,为了冷却过度投机的市场,ICO筹资只是第一阶段。

今年初,中国人行副行长潘功胜表示,酝酿取缔采取「出海」形式,持续为中国用户提供服务的电子钱包商、境外交易仲介平台等,有关部门应加强相关本土及国外的网路监控和屏蔽,以及严控相关的支付及外汇业务,他更呼吁地方政府去调查那些帮助民众将资金移向海外的服务商。

拟发行法定数位货币 纳入商银体制

更进一步地,今年1月25日,中国人行副行长范一飞在第一财经日报发表〈关于央行数字货币的几点考虑〉,文中指出包括新加坡和瑞典等主要国家地区央行,都对数位货币投以强烈关注和研究,然而对于幅员辽阔、人口众多的中国来说,为了提升便利性和增加公众使用意愿,倾向和商业银行合作

范一飞的言论,被视为中国人行对发行官方版数位货币的公开表态和宣示。范一飞认为,过去央行虽娴熟银行间的支付清算系统,但数位货币直接服务公众,考验资讯处理能力,因此可避免风险过于集中,且有高效率、安全和稳定的综效

第二,若民众接受官方数位货币,对于商业银行存款势必会造成排挤效应,进而影响银行放贷成本与能力,甚至损害到实体经济,所以和传统金融机构合作,不会出现央行「包打天下」的情况,更能因未有央行背书的信用优势,抑制公众对私有加密货币的需求,巩固既有的货币主权。

只是对于想投资的民众来说,诱因却变少了,持有央行发行的数位货币固然安全保值,但既没有利息,又无法透过智能合约创造任何证券化的收益,换句话说,由央行作为信用担保、银行作为中介的这项数位货币,目标相当明确,那就是更加速人民币国际化的进程和目标,强化支付及储值功能。

值得注意的是,中国历经一连串的整顿后,今年1月传出,将瞄准「挖矿业」,也就是加密货币生产的源头,预计由限电措施先着手,积极引导企业退出挖矿。中国矿池占全世界的7成市场,过去由于中国四川、蒙古等地有充沛的闲置电力,减税优惠吸引不少挖矿业者进驻,「矿工」运用高速运算晶片和电脑「创造」比特币,即便中国人行后来紧急澄清,但也已有不少矿机业者积极酝酿出走至海外,其中以比特大陆为首。

另一方面,今年初也传出中国人行邀请比特币交易所业者召开会议,共同研讨制定比特币监管法规和政策,从大手整顿到建立规范体系,可见中国监管单位相当重视数位货币的发展,在一波波袭来的监管风暴后,无论这股炒币风是否成功被遏制,以拥有为数庞大投资人、算力和资源的中国来说,未来在数位货币和金融领域的话语权不容小觑。

★图片为版权照片,由达志影像供《ETtoday新闻云》专用,任何网站、报刊、电视台未经达志影像许可,不得部分或全部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