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中抢救蕈菇产业 8农会合资设厂
立委江启臣(左起)、蕈源生技董事长也是新社区农会总干事罗文正、农委会副主委陈骏季参观菇类菌种栽培厂。(王文吉摄)
国内蕈菇年产值约133亿元,因香菇菌种弱化,近15年来太空包产能下滑15%。为量产优良菌种,台中市8家农会合资成立蕈源生物科技公司,30日启用「菇类菌种栽培厂」。蕈源生技董事长罗文正表示,透过农试所技转,最高可年产100万瓶菌种,可制成5000万个太空包。
国内香菇太空包制包场业者约33户、香菇栽培业者约813户菇农,但仅有2家香菇菌种业者。蕈源生技的菇类菌种栽培厂在丰原区揭牌启用,现场并举行技转签约仪式,农委会副主委陈骏季、立委江启臣、市议员王朝坤、多位农会理事长与总干事等均到场共襄盛举。
陈骏季表示,国内蕈菇产业年产值约133亿元,蕈源生技可满足全国1/4菌种需求,确保农民生产无后顾之忧。菌种生产获农试所技术后盾,建议考虑开放技术入股,未来若扩大营运,也可保留部分股东席位给产销班农民或制包场。
罗文正提到,2015年在农粮署补助下成立「台湾菇类菌种产发研究中心」,并整合东势、石冈、丰原、大甲、龙井、大肚区农会及台中地区农会及台农投资公司共同出资及募资8500万元,成立全国第3家菌种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