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混油诈欺 3000项GMP产品 竟靠一人把关

文/林幸妃谢明玲邓凯元 图片/天下杂志

「忽悠」全台七年,获利超过十八亿五千万元,大统一手导演的食品史上最大骗局,反而揭露台湾千疮百孔的食品管理制度真相。未来应如何改善?

一个大老板、两个调油师,借着一本只有三个人知道的秘方,「忽悠」全台湾长达七年,获利超过十八亿五千万元。

位于彰化的大统长基公司,一手导演这场食品史上最大骗局,以低价棉籽油大豆油,混充高价橄榄油手法类似的富味乡公司,也随之现形

经济犯罪的诈欺

「这根本是经济犯罪的诈欺行为,」屏东美和科技大学副校长陈景川,去年进行「调合油混掺检测方法」研究,发现大统长基标榜「一○○%特级橄榄油」,却验不出橄榄油成分。

长年的骗局,让食品管理制度泄了底,也拖垮笑脸迎人,比着OK手势的食品GMP标章。因为大统长基公司所生产一三四项油品中,十七项拥有GMP认证的产品,标示比例也出包。这意味着,国家挂保证的优良厂商,可能包藏「黑心」。

为什么食品管理处处失守?从大统长基以小窥大,未来可以针对哪些缺憾改善?

台湾从一九八九年根据美、日等国际规范,推广食品GMP(优良制造标准)认证制度,这是一种注重食品制造过程中,产品品质与卫生安全的自主性管理制度。

如今,全国从饮料油脂酱油到冷冻食品、水产加工品等,已有四百六十余家厂商,涵盖二十七项食品业别所生产的三千多项产品,取得认证标章。

「这件事的发生,代表制度还需要再改进,」第一家取得GMP认证厂商的泰山企业,董事长詹岳霖面对媒体询问时感叹。

具有二十四年历史的微笑标志,所代表的「安全、卫生、品质、纯正与诚实」,为何在一夕之间全被颠覆,再也无法让消费者有「安心感」?

一、GMP认证 一人独当

事实上,GMP虽然是「自主性管理制度」,认证作业却是由经济部工业局一手主导,找产、官、学界共同组成推动委员会。由业界组成的食品GMP发展协会,负责推广。

食品业一年产值上看五千五百 亿元,加入食品GMP发展协会的四百余家厂商,就有超过三千亿元的实力。但攸关超过食品业六成产值的GMP认证,却只由一人一肩扛起。

工业局内主政民生化工组科长李佳峰说明,科内虽然有六人,但GMP只是产业推广业务的一小环,检验和追踪等部份都必须委外,包括新竹食品工业发展研究所谷类食品工业技术研究所等。

一人承揽所有行政业务,包括业者送件申请认证,先经过书面审核,再召集相关部会进行现场评核,包括标准检验局卫福部食品药物管理署、农委会和当地卫生局等相关单位,并针对产品采样,经过检验审核后才过关。

全文未完,完整内容请见《天下杂志》534期】

延伸阅读:

「毒淀粉」与洗肾无关!必学4招吃得安心

挖掘「安全食品」大商机

「表面风光内心沧桑」台湾服务业,靠品牌力突围

找台湾合作,全为了偷学技术!中国科技厂大反击

台大荣总 力挽住院医师

※更多精彩报导,详见《天下杂志网站》。※本文由天下杂志授权报导,未经同意禁止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