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痛医头NG!这类头痛问题在脖子

物理治疗师林惠玲示范第一招【缩下巴运动】:两眼平视前方,然后将整个头往后平移,可以用双手合十置于下巴前方做辅助,每下维持15秒,做15下。(柯宗纬摄)

物理治疗师林惠玲示范第二招【扩胸运动】:站立姿,双手放头后方,挺胸、双手往后牵拉,每下维持15秒,做15下。(柯宗纬摄)

物理治疗师林惠玲示范第三招【按摩枕骨下肌】:平躺,将小球置于枕骨下肌位置,可用手协助固定小球,给予压迫,维持30秒。此区域较敏感,使用轻的力道感觉微酸、微紧即可。(柯宗纬摄)

俗话说「头痛医头,脚痛医脚」,但现在医师打破这个观念高雄30岁上班族长期用电脑工作,近来出现剧烈偏头痛,转动头部还会剧痛,吃了止痛药也无解,就医后才知是「颈因性头痛」,透过物理治疗后才缓解肌肉紧绷。

收治该案的「活力中山脊椎外科医院」物理治疗师林惠玲指出,这名病患最近只要长时间上班就会偏头疼,吃了止痛药后,仍时常复发,经诊断确认是颈因性头痛,原因姿势不当而引起肌肉紧绷。

她指出,颈因性头痛是因上颈椎疼痛皮节分布在头部,而脖子筋膜与头部相连,只要脖子常处于压力不当位置,使得肌肉紧绷,连带头部跟着痛。除职业因素外,学生或3C重度使用族群,都是好发族群。

如何分辨是「颈因性头痛」?林惠玲提及,一般为单侧偏头痛,会从脖子及肩颈开始延伸至头部,因颈部动作,如长期低头、抬头或不当姿势而引发,因脖子动作使症状改变。在脖子疼痛处触摸会有硬块条索。而伴随同侧肩颈和上臂僵硬或疼痛,属于中等疼痛,不会到头痛欲裂的程度,疼痛发作时间长短不定。

林惠玲表示,这类患者若只服用止痛药,只能治标不治本,常易反复发作。长期之下,将因头痛无法专心影响工作与学业。她建议接受仪器治疗及徒手物理治疗,尤其以徒手治疗的效果最佳,提供三招运动,缩下巴运动、扩胸运动、按摩枕骨下肌,以缓解头痛并减少复发。

第一招【缩下巴运动】:两眼平视前方,然后将整个头往后平移,可以用双手合十置于下巴前方做辅助,每下维持15秒,做15下。

第二招【扩胸运动】:站立姿,双手放头后方,挺胸、双手往后牵拉,每下维持15秒,做15下。

第三招【按摩枕骨下肌】:平躺,将小球置于枕骨下肌位置,可用手协助固定小球,给予压迫,维持30秒。此区域较敏感,使用轻的力道至感觉微酸、微紧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