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干任/台股上万点经济还不景气?低薪是资本家的阴谋

台股近日呈现万点不坠,还创下最长保持纪录,但财富溢出效果并没有反应在大部分的民众身上。(图/记者一中摄)

最近有则新闻,让人颇为唏嘘,那就是台股站稳万点,六大线型指标都已站上万点,是台股30年来第三次站上万点。

还记得台股在民国79年第一次上万点时,当年的台湾被称为钱淹脚目」,到处都有人在玩股票民生百业十分兴旺缺工情况严重,连搬瓦斯的工人薪资都上看4、5万元,是台湾景气最好的时候。第二次上万点是2000年初,当时虽站上去没多久就开始下滑,但景气仍荣景了一段时间。之后,台湾的景气仿佛跟着股票一起往下滑,历经SARS、金融海啸等危机,持续向探底。

而今,台股第三次站上万点,甚至牢牢站稳,市场暂时看不出下滑的趋势。但,股市荣景却没有反映在民生百业。基层劳工仍继续为低薪与过劳血汗而苦,大老板和财经专家继续喊经济「不景气」,政府也想方设法替资本家们修改劳基法,让劳工的工作方式更弹性,让资本家可以更方便的使用劳动力。

同样股市上万点,为何当年钱淹「脚目」,而今却成「全民大闷锅」?是因为上柜上市的企业数量不同,指数换算有差异,还是有其他不为人知的理由?抑或者,股价早已失去了反映市场经济荣枯的能力?还是资本市场所创造的利润,早就无法靠「涓滴效应」往下传递,让基层雨露均霑?

过去「新自由主义派」的经济学者说,只要能让一部份的人先富裕起来,他们赚了钱之后就会在市场上消费,就能过「涓滴效应」让整个社会富裕起来。第一次股市上万点时或许真是如此,但如今不管股票如何飙涨,就是有人无法分到一杯羹。好比日前大立光征作业员所开出的薪资条件,在网路上乡民网友「砲翻」,因为股价五、六千块的股王,作业员的薪资只比其他同业稍微好一点。

此外,也有论者发现,十多年来台湾的GDP整体有上升之趋,但GDP中拿来支付劳工的薪资比重却逐年下滑。也就是说,劳工分不到企业所创造的利润,企业以某些名义将获利隐藏起来。

资方长年以经济「不景气」洗脑劳工,让他们接受大环境影响薪资的无奈,但这却有可能是资本家们修改了经济果实的分配规则。(示意图/记者李佳蓉摄)

于是,贫富差距日益扩大,成了众所周知之事。

富裕阶层长年灌输「不景气」的概念,告诉劳工们就是因为「不景气」所以无法领太薪水若想多赚就要加班。许多人也接受了这套说法。可问题是,如果真那么「不景气」,应该连班都没得加才对。美国的大萧条年代,是许多人连工作都找不到,温饱成困难。但今日的台湾竟然还有班可以加?

试想,如果加班就能创造额外利润,那么问题应该不是不景气,而是企业的经营方式靠薄利多销,所以需要低工资的劳工大量加班,好压低成本创造利润。就像台湾的便利超商近年产值呈现惊人成长,总公司的收益也不差(股价居高不下),但广大的基层排班人员,永远只能领最低时薪,可工作量却不断往上堆叠。若从总公司来看,店面数不断增加、权利金不断上升,想必营收是增加的;但从个别店面来看,营收未必有稳健成长,因为市场上同质性的产品太多,过度竞争下稀释了利润,导致能分给基层员工的薪资长期偏低。

还有一个可能性,就是企业主谎报成本结构,反正其他企业主都不想给高薪,想多留些利润在自己手上,刚好市场又有现成的「不景气」议题做为压低薪资的理由,何不拿来用?

综观来看,上述无论哪种原因,劳工都是被牺牲的体系。

也许并非经济「不景气」,而是资本家们修改了经济果实分配的游戏规则,让大部分的利润落入少部分的富豪手里,导致广大的劳动人口只能分得其中一小部份。于是,劳工阶层只能活在收入勉强或不足以支付开销的窘境之中,也因为市场「不景气」,所以不敢要求高薪、组织工会抗议,只能乖乖听话,接受劣质的劳动环境。然而,残酷的现实可能是无论政府如何振兴经济,经济果实都只会被资本家集团整盘端走。

我想,不肯跟台湾同苦的绝非基层劳工,虽然也不是所有的资本家都不乐意与员工分享利润,但的确有不肖资本家利用社会氛围大搞压榨员工的鸟事。最可悲的是,还有政府的积极配合。

台股第三次站上万点,民间景气依旧疲软不振,这里头一定有什么分配利润的机制出现了偏差而无力修正,才会如此不正常。君不见,顶级市场却从未有过「不景气」,反而还不断成长。「不景气」,似乎只会紧紧黏着市井阶级,但从不会冲击富裕人士,这样的失衡,不觉得奇怪吗?

好文推荐

王干任/你口中的贱民,可是台湾的支撑力

王干任/质疑年轻人不肯牺牲的,你又做了什么?

王干任/国文课本的问题不在放几篇文言文

►►►随时加入观点与讨论,给云论粉丝团按个赞!

●王干任,职业作家,专事时事评论写作,主持部落格「敦南新生活」同时,也是读思写文字沟通表达力专业讲师。以上为个人言论,不代表本网立场。88 论坛欢迎更多声音与讨论,来稿请寄editor88@ettoday.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