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Family/实验教育热潮 扫描台北市新实验教育机构

文/罗梅英106学年度开学台北实验教育又向前迈进一大步!非学校型态实验教育机构从去年只有1家台北影视音,1年内快速成长至7家,新立案机构包括:长华蒙特梭利、台北史代纳濯亚国际学院学学实验教育、同心德福无界塾等6家。「实验教育三法」在2014年底通过,近3年的时间,实验教育如百花齐放,成长速度快得惊人。连因为考虑升学竞争问题、跟进脚步较晚的北市也不例外。台北市教育局局长曾灿金表示,1997年他还在当国教科长时,破天荒有4个学生申请在家自学,而后通过「国民小学适龄学童申请在家自行教育试办要点」,为学生自主学习揭开序幕,如今,看到实验教育如此蓬勃发展,令人欣喜。台北市实验教育具有指标意义近2年,台北市就读实验教育的孩子逐年攀升。104学年度自学(包括个人团体及机构)的孩子为867人,105学年度成长为1247人,成长幅度高达44%。而106年自学学生有1398人。曾灿金指出,根据台北市政府所做的施政满意度调查,有70%的市民赞同推动实验教育,63%家长考虑尝试实验教育,比率非常高。从许多面向来看,台北市实验教育具有指标意义。从这波新立案的机构可观察出重要趋势:趋势1.实验教育从个人自学扩及团体和机构自学实验教育过去多为个人自学,在实验三法通过后,型态渐从个人扩及团体、机构。比起个人单一的力量,团体和机构集结丰富多元的资源,许多创新课程令人耳目一新。对想走体制外但无法带孩子自学的家长来说,有了其他选择。今年包括:台北史代纳、同心华德福、濯亚国际学院、无界塾,都是从原本的共学团体升级为机构。趋势2.华德福、蒙特梭利为主要体系新机构的背景区分为:华德福、蒙特梭利以及教会体系。不同体系的教育特色和目标也不同,例如:强调人智学(关于人类本质的智慧)的华德福,这波有2家立案,分别是台北史代纳和同心华德福。蒙特梭利在学龄前阶段广为人知,许多幼儿园标榜蒙氏教法。国小以上的蒙特梭利多为团体自学,如2008年成立的昶心蒙特梭利,及台湾蒙特梭利、台北国际蒙特梭利等。长华蒙特梭利是唯一的蒙氏实验教育机构,创办人就是32年前将蒙特梭利引进台湾的胡兰(Ms. Lam)。2015年9月成立的濯亚国际为教会牧师所创办。另外,自学团体北市「New School新生命全人教育」也是教会背景,已成立3年。趋势3.学制从小学延伸至国、高中过去实验教育多为小学阶段,随着孩子渐渐长大,学制也从小学一路延伸至国、高中,中学实验教育开始快速发展。像是同心华德福和台北史代纳原为小学的共学团,这2年纷纷成立国中部。高中部分,去年成立的台北影视音为第一所公办公营机构,培养对音乐、影剧有兴趣的技术人才。而今年9月开学的学学实验教育机构,则是国内第一所艺术设计实验教育机构,由学学文化创意基金会成立。法令规定,机构实验教育之楼地板总面积,每人不得少于4平方公尺,团体则是每人不得少于1.5平方公尺。因此,机构多向公立学校租借教室上课,如台北史代纳落脚在萤桥国小、同心华德福在华江国小、濯亚在怀生国小、无界塾在芳和国中等。孩子念实验教育,家长投注的心力更多台北史代纳家长李佳霖认为,比起在民宅上课的团体自学,机构的型态、在学校上课,对很多家长来说,比较放心。有些家长对实验教育充满憧憬,或视为浮木,以为孩子在体制内不适应,去体制外就没问题。台北史代纳7年级家长李宜珊表示,「有些家长什么都想要,却什么都不愿意做改变。」事实上,念实验教育,家长要投注非常多心力,不是像念一般小学,每天签联络簿就好,教孩子的责任是由学校、老师和家长所共同承担。一分钟认识实验教育依据实验教育法,中、小学的实验教育可区分为学校型态和非学校型态两种。1.学校型态实验教育:分为公立和私立。公立的实验学校又分为两种。A.公办公营,如106学年度首度招生、造成轰动的北市和平实验国小;另外,公立学校转型也属于这类,如博嘉国小为北市第一所转型公办实验学校。B.公办民营(公校委托非营利法人经营管理),最广为人知的是宜兰人文国中小学和慈心华德福。2.非学校型态实验教育:依招生人数区分为:A.个人实验教育(自学);B.团体自学:人数限制3~30人;C.机构自学:国中、小总人数最多250人,高中人数最多125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