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Family/专访台北市教育局长曾灿金:创造新方法

文/罗梅英

北市是首善之都,资源多、经费多,双语教学理当做得有一定程度,做不好才不应该。其实,台北市更难能可贵的是,创造了扩大双语师资的新方法,运用既有体制的资源做事。包括首创开办双语正式教师培育机制、首创联合甄选教招考双语教师及公费师资培育等。

台北市教育局长曾灿金分享最近的经验:有一回出席一场感恩及颁奖典礼,遇到家长会长抓着他问:「我们学校可不可以申请双语实验课程学校?」从家长积极争取学校推双语,不难看出家长对孩子英语的急切感。

起步早,三种模式推动英语教学

从很多指标来看,台北市的英语教育起步得很早,目前台北市的英语教学分为三种模式:

1. 小一开始上英文

从91学年度起开始推动小一生学英文,目前小一、小二每周2节英文,中、高年级每周3节,国中每周约4节。

2. 英语融入领域学科)计划

英语课以外的部分领域课程如生活、综合、艺文、健体等,以英语教学,每周增加约2节听、说英语的机会。曾灿金表示,重视操作性艺能性的学科以英文教学,寓教于乐、学生学习的压力不致于太大。自105学年度实施以来,目前已有29所国小、9所国中,共38校,总共11823名学生参与。

3. 双语实验课程

双语实验课程是,自一年级开始,每周总授课时数1/3以英语授课,以偏向生活化、操作型的学科为主,且强调主题式跨领域课程设计。106学年度,东新文昌国小2所学校首度实施双语实验课程,隔年增加为5所国小、1所国中。

曾灿金说:「从0到1的突破是最难的,最初试办的2所学校,所有人张大眼睛看。」从这些学校都成为满额学校来看,显然都办出特色,吸引学生回流。

108学年度共有13所学校开设双语实验课程(见表)。109学年度目前确定至少有23所学校,可能还会增加,110学年度预计有26所学校以上。

曾灿金表示,政策方向希望每个行政区至少一所双语实验课程学校,原则以规模适中、师资条件足够、有意愿且准备好的学校,优先列为评估名单。

北市今年7月针对学生、家长和老师,进行英语融入领域的问卷调查。有78%的学生自认为英文有进步,100%老师认为学生能够主动开口说英文,96%的家长赞成持续推动双语教学,显示双语教育获得高度好评。

当16%学校改变,将带来穿透性影响

从107学年度6所学校,到108学年度13所学校,呈倍数成长。从公共政策的角度来看,当16%以上的人或组织改变时,会有穿透性、产生关键性的革命。曾灿金说:「明年一定会持续增加,当学校数量达到16%规模时,就会产生『穿透性』(penetration)。」曾灿金认为,2年后、110学年度应该会是关键的时间点,届时家长会反问:「为什么我们学校没有推双语?」

对于开办双语课程,大多数家长和校长跃跃欲试。曾灿金建议,先从英语融入一、两科开始试行,慢慢起步,最重要的是,学校的师资一定要准备好,不能单靠外师,还必须有中师的搭配。曾灿金说:「教育要翻转,不是靠top down,而是bottom up,」老师具备专业、热情和使命感,教育才可能翻转。

北市首创自编双语的教材

除了师资,教材也是很重要的关键。台北市依照新课纲的「学习内容」和「学习表现」,率先自编双语教材,出版小一、小二的生活和健体的教材上册,今年底前将出版下册。预计111年完成小三至小六健体、艺文、自然3个领域的双语教材。将来这些教材也会放到台北「酷课云」平台,不是双语实验课程的学校也将能采用。

曾灿金指出,本土化国际化全球化的「三化」教育非常重要。本土化从个人生活周遭如社区着手,学校推本土课程就是希望孩子更了解在地特色;国际化和全球化是趋势,趋势是不能抵挡的,「大家要去思考:孩子未来学习的图像是什么?未来的竞争力是什么?当你心里有这些问号,就会去思考方法和资源要不要改变。」

曾灿金表示,新加坡实施双语28年才成功,台湾应不致于那么久,但何时会达到目标?「教育无目的论,当我们朝着生活化、国际化的方向,持续往前走,这中间的历程也就是目的。」

多管齐下找适合的师资

推动双语教育,师资是最重要的关键。对此,台北市多管齐下包括:帮老师增能、召聘老师、培养公费生等,找最适合的老师。

1. 帮老师增能:和美国加州费尔蒙特国际教育机构及LTTC财团法人语言训练测验合作,增进各学科以英语教学的技巧和能力。106至107学年度有92位老师受训,108学年度已再培训50位。

2. 首创联合甄选教招考双语教师:108学年度公立国小教师联合甄选新增「双语科」,包括:自然科学、一般体育视觉艺术三类,录取双语双专长老师14名。

3. 首创开办双语正式教师培育机制:甄选通过者依学科领域专长,担任国小代理教师一年,一年内通过各项考核包括公开授课6堂,将成为109学年度正式教师。报名19位,其中有9人来自私校。

4. 公费师资培育:和台师大及台北市立大学合作培养公费生,预约未来的教师。预计111学年度11人,112学年度34人。曾灿金表示,就像北市当初推小一开始上英文,校长都问「师资在哪?」及早准备、加上多管齐下的师资晋用和增能管道,让老师愈来愈强大、来源愈来愈多元。

现阶段台北市推双语实验课程,以外籍教师协同教学的方式,每所开办的学校至少有1个外师,未来希望以中师为主,如此较能永续经营。

延伸阅读:

1.任何事,取决于心态

2.爸爸必看:父亲不只是「付清」你是儿女的最佳榜样,请好好照顾自己的身心健康

3.给小一妈妈的建议:教室里有「黑洞」,开学文具用品请这样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