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Family/未来教育需培养合作和思考等能力

台湾未来教育该怎么走?什么才是「对的」?太多的人在摸索新路:创新的教学模式发展新的教案、嫁接新的资源、使用新的工具尝试新的运作。

即将上路的12年国教新课纲,精神与相关配套与世界同步,都强调素养导向的课程。不仅要让孩子学到知识,更要具备良好的态度及能力,成为终身学习者。

这条摸索台湾教育新样貌的路上,由远见‧天下文化教育基金会主办、《未来Family》媒体协办的大规模教育计划「未来教育 台湾100」征选活动,是其中的努力之一。

《未来Family》在2017年6月号报导了21个创新样貌,做为示范。本期则扩大与深入,报导脱颖而出的台湾100个来自热血教师理念校长体制内外学校社会企业及公私机构、深具影响力的创新教育个案,并归纳出6大重要的新教育面向

面对快速变化、充满不确定性的世界,各国纷纷投入教改工程,在摸索中奋力向前,擘划着未来教育的蓝图。

2017年9月,英国经济学人智库首次制作的全球未来教育指数(Worldwide Educating for the Future Index)报告指出,学校只讲授传统的专业知识是不够的,需培养学生的批判思考、合作及对全球性问题的意识。

台湾师范大学教育学系副教授陈佩英也分享,在当前的教育改革倡议中,不约而同提出「福祉(the well-being)」做为重要课题,不论老师、学生的成长,都不以当下的成就、工作生活现状为满足,而是不断去创造可以实践并维持福祉的条件,「这其实与素养相关,不只看单方面的知识或技能,而是培养人生能够带着走的能力。」

不少人批评台湾的教育改革,但不容讳言的是,台湾的教育创新能量强大,正与先进国家同步摸索适合未来世界的新型态教育模式:明年将上路的12年国教新课纲其实很先进,而实验教育法修正通过后,将出现「实验大学」,也完成衔接高教的最后一块拼图,加上来自教师社群及民间机构的创新能量惊人,更促使台湾成为亚洲的教育输出国。

6大重要教育新面向

远见.天下文化教育基金会偕同《未来Family》杂志采访团,于2016年底远赴芬兰采访,参考新创机构HundrED做法,同步于2017年推动「未来教育.台湾100」征选活动,鼓励更多教育者投入创新的计划,发展出适合未来的教育模式,并做为全台串连扩大教育影响力的平台

整个征选活动,历经长达5个月的征选作业,参加件数高达508件,最后评选出100件优质的未来教育专案,并颁发特殊贡献奖给叶丙成教授、张辉诚老师、王政忠老师、温美玉老师及均一教育平台。这是推动教育创新的起头,今年更将结合所有第一线教育工作者的智慧与热情,透过工作坊等形式,将台湾100持续扩散到全台更多的角落

在激烈评选下,台湾100个来自热血教师、理念校长、体制内外学校、社会企业及公私立机构等深具影响力的创新教育个案脱颖而出,可归纳出以下6个重要的新教育面向:

1.知识学习要有「感觉」

有愈来愈多有想法和热情的老师,学会创造媒介、开发工具,即使一切从零开始,仍想办法去找钱、找人、找所有的资源,化不可能为可能。

「这一代的困境是怎么做选择,」陈佩英谈到,现在的孩子好像拥有很多资源,但都不是属于自己的,新北文林国小的理财教育其实是穿透表象、深入背后的观照,透过物品的买卖,让主体有意识的选择,学会交易的意义,「这需要有一个中介工具,老师要去创造出来。」

「英语学习的M型化落差很大,教学要用很多不同的方式,让学生上课不想睡觉,」北大高中教师戴逸群表示,上课时会结合绘本、影片或游戏,就是要找到与学生沟通的方式,让学生喜欢这个语言。

台北兴雅国中教师吴如皓运用数学魔术,引发学生好奇、主动思考,甚至说出「数学就像巧克力般苦中带甜」的感受。其他如艺数折学、LIS线上教学平台、偷插电的资讯科学等,也都是在创造学知识的新方法。

2.舞台是多元的

教育不局限于传统学科的学习,而能运用多元智能的观点,让每个孩子都有探索天赋潜能的机会,找到属于自己的生命舞台。

南投森优生态实验教育机构走芬兰式主题教学,推出以食农教育为主题的「料理逗阵俱乐部」,由孩子自己种菜收成、设计菜单、动手煮午餐,融合国文、数学、社会、自然等多科知识于日常生活中,从语言、文本到实作,帮助孩子形成探究学习的历程。

面对一群连九九乘法表都背不出来的大孩子,花莲玉东国中教师王嘉纳利用专长开了「木工专班」,看见孩子动手做时的眼神发亮,每年在华山文创园区举办的毕业展佳评如潮,甚至卖出9成作品,帮助他们找回在学科课业挫折中失去的自信。

由立委苏巧慧发起的「超越达人公益计划」,则要帮助12~18岁的孩子提早找到「自己的路」,也许是画家、演员、调饮师、美容美发师,每个孩子都应该有自我探索、追寻梦想的机会。

3.教室之外也能学习

走向自然、走进社区,让学习连结真实的生活情境,培养孩子自主行动、沟通互动、社会参与的素养能力。

「上课不一定要用到教科书,生活中就有很多学习素材」新北市国小自然与生活科技领域辅导团专任辅导员陈振威指出,紧邻中和自强国小的馒头山,拥有丰富的自然生态、特殊的文史发展,透过主题课程设计,能帮助学生从日常生活中理解各领域的知识。

「社区不好,学校自然不会好,」云林华南国小校长、樟湖生态国中小代理校长陈清圳提出无界学习计划,将课程从教室延伸至社区。例如,结合当地的咖啡产业与生态环境,有计划的带学生参观咖啡园、访谈咖啡农、烘焙咖啡豆和煮咖啡,也帮咖啡小农做品牌行销,以及义卖咖啡来筹措社区医疗中心的经费。

「有行动力,才能提升孩子的自主力,」陈清圳带学生挑战攀登百岳、单车壮游等高峰课程,今年规划到玉山国家公园,进行一周左右的科学研究。他认为跨学科的知识不难,真正的挑战是找出问题解决模式,包括如何在当地洗衣、煮饭、进行研究调查,以及遇到山羌、水鹿出现,或黄鼠狼吃东西等状况的因应。

4.科技打破学习藩篱

适当运用科技工具,可以让学习不再只限于教室中、只锁在一本教科书,顿时海阔天空。因此,学习使用科技工具,以及学习使用科技工具学习,也是未来新课题。

例如,资策会数位教育研究所提供了技术方面的平台,小校联盟计划借由直播的远距教学方式,串联小校小班,变成一个共学大班,让学生跨校共同上课,一起比赛、讨论、测验与评量。这个计划甚至在全球60国、1000个提案中,勇夺芬兰的全球教育创新100,凸显科技不仅是辅助学习的工具,更能彻底打破学习的籓篱。

5.培养人文素养

面对人工智慧的崛起,担心机器人抢走未来的饭碗,未来教育应加强培养人文素养,包含设计思考、美感情绪教育等等。

「人类未来面临的最大挑战是人工智慧,它将取代绝大部分蓝领及部分白领的工作,」创新工场董事长李开复指出,在新的世界里,重复性的工作几乎完全由机器取代,但人工智慧是没有感性的,「人对文字、音乐、艺术的感受力,才是比机器占优势的地方。」

由彰化南郭国小师生发起的「守住南郭1920,依旧爱您!」行动,即结合设计思考与美感教育,将西元1920年建造的「南郭郡守官舍群」,重新打造成城市的美学角落,又如建筑师林建成在无界塾开设计的选修课,带领孩子认识、想像及设计建筑,孩子下课后也会主动讨论兰阳博物馆等建筑的美感和设计理念。「在未来的世界,情绪和人际课题将面临更大的挑战,」台湾芯福里情绪教育推广协会理事长杨俐容强调,一个人能够健康的成长,才能拥有幸福的能力,这需要亲师生共同来努力。

6.跨界或不跨界的社群力量集结

社群的力量令人刮目相看,众人齐心协力,追求更美好的台湾教育。

台湾的教师社群力量不容小觑,包括TFT(为台湾而教)、张辉诚老师的学思达社群、王政忠老师的「梦的N次方」、台南南大附小温美玉教师的备课Party等等,汇聚成一股强大的动能,带给台湾教育创新莫大的希望。

由刘安婷发起的TFT(Teach for Taiwan),提供了人的平台,透过师资的严格筛选(非认知及后设能力为主)、浸润式培训、推荐媒合等做法,让优秀的人才把偏乡当第一志愿,完全打破刻板印象。「TFT培养一群年轻人,愿意改变过去没有价值的行动,创造另一种意象,」陈佩英认为,这将形成涟漪效应。

「未来的教育并没有固定的面貌,就看我们如何走现在的路,并开创出未来的可能性,」政治大学教育学系副教授郑同僚说。

陈佩英强调,系统翻转是关键,包括人才要展现面对未来的开放,不害怕挑战、不只是工作,而是心向的一种精神,并透过网络连结,互相照见并牵起彼此,以及技术工具的更新,包含空间设计、科技、教学、管理平台等等,很多事该做,还有一段漫漫长路要走。

五位特殊贡献奖得主

「未来教育 台湾100」征选活动中,特别选出五名特殊贡献奖得主,其中包括四位老师及一个民间机构,以表彰他们在教育创新上领头羊的影响力。

叶丙成

台大电机系教授/无界塾创办人

第二届「总统创新奖」得主。多年来设计BTS、「体验式简报」等创新教学法,2013年起在台大推动翻转教学。曾获得多项国际肯定,包括受邀开设知名的大型线上课程平台「Coursera」第一门华语课程「机率」。2014年起,与均一及多位中小学先驱教师合力推动教学新思维,4年来在各地演讲超过350场,帮助许多老师做教学改变。叶丙成团队还开发PaGamO 平台教材,供中小学免费使用,全台注册人数超过50万,成功帮助弱势孩童重燃学习热情。

张辉诚台北中山女高教师

台湾教育创新发展多年,众多模式中能输出海外、产生最大网络式影响的就是「学思达」,这是张辉诚为了改变台湾填鸭教育,耗时15年自创的教学法。2013年起,张辉诚成立「学思达社群」,连结4.7万名老师,每天线上分享教学心得,并开放公开观课,为台湾教育圈随时开放教室第一人,4年来,吸引全球超过6千位老师前往观课;累积演讲、工作坊共数百场。

王政忠

南投爽文国中教师

这几年各种教师自主研习活动风起云涌,其中最庞大的社群活动,为王政忠带领的「梦的N次方」。2015年,王政忠开始号召「我有一个梦」教师自主研习,迄今「梦的N次方」吸引超过2万名台湾教师参与教学改变与创新。他自创的MAPS教学法,有效提升弱势孩子学习表现,以爽文国中为例,学生成绩达最佳A级的比率超过全国平均值,未达中等B级的比率低于全国平均值,北中寮学区被成功翻转,爽文经验成为台湾偏乡教育的典范。

温美玉台南大学附设实验小学教师

全台最大教师专业教学社群「温老师备课Party」创立者,社群有8.2万成员。「非读BOOK──台南爱读册」电视节目主持人。甫获2017年温世仁文教基金会GHF(Global Highlight For Future)第一届教育创新学人奖。

她曾尝试让小二学生写长篇故事当作寒假作业,也让高年级学生试着写小说。30年来在教育第一线投入生命,因为真心喜欢,也带动数万老师一起参与备课。

诚致教育基金会均一教育平台

全台最大的线上教学平台。这个台湾版的可汗学院成立5年,陆续制作了包括数学、英文、科学等科目1万多部短片、3万题练习题,供教师教学及学生个人化学习之用。目前服务人数超过95万,每周稳定使用人数为4.5万。

目前,均一教育平台深耕全台10县市,推动差异化教学,并与国教署合作补救教学专案,希望从根本改善学生的基本学力。

延伸阅读:

1. 吴凤:学英文不用急!引发孩子的兴趣才能事半功倍!

2. 越是不安的人 越容易生气 请给孩子必要的安全感

3. 女人 请不要因为省钱而省掉自己的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