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Family/亲子食育课,玩出生活力
专题企划│王惠英・罗梅英 撰文│王惠英
食农教育不是叫每个人都要务农,但想要吃得好、吃得健康,就不能不认识农业和环境。它是一种「素养」,透过学校教育的潜移默化,使人人具备,这是方法之一。
方法之二是家庭。饮食问题最大的关键在于,双薪家庭大多外食,即使父母知道饮食健康很重要,但却碍于现实做不到或不知道怎么做。相较于学校,孩子有更多时候是在家里、或跟父母家人一起吃饭。亲子端的食育课,开始被愈来愈多的家庭及组织关注。
本期主题报导了这股在国际间蔚为风潮的教育课题,以及亲子食育课琳瑯满目的做法,并针对饮品、蔬菜、肉类等特定食物怎么教、外食家庭怎么做食育等,提供专家的建议,是亲子食育课的百宝箱。
饮食教育必须在家庭生活中落实。据研究显示,12岁以前的孩子,会把常吃的味道,当做是「妈妈的味道」,记忆下来。淡水幸福农庄主人陈惠雯指出,人的情感发展,自出生到小学阶段与妈妈感情很好,跟家庭连结很大,「父母如果能影响孩子的健康饮食,关键就是在这人生的头12年。」
教育无他,唯爱与榜样。「父母怎么吃,孩子就怎么吃,」台湾师范大学家庭研究与发展中心主任林如萍认为,餐桌谈教养其实没有那么深的学问,就是自己把日子过好而已,「也许每天或每周有一段时间能够好好的吃,真心放在食物上,就是不错的开始。」
主妇联盟基金会常务董事林玉珮建议,父母不妨先改变心态,面对饮食不必太过严肃,可以陪着孩子一起共读、采买、耕种、烹煮,或甚至动手做「食」验,就能发现「食」在好玩的乐趣。
生活中实践食育的10种具体做法
父母如何带小孩在生活中实践食育,《未来Family》采访多位学者专家,归纳整理出下列10种具体做法:
1. 吃当季、在地的食物
「食农强调的是风土饮食,是结合土地的营养学,」清华大学环境与文化资源学系副教授张玮琦谈到,选择吃当季、在地的食物,不只是考量提高粮食自给率、减少碳排放,「从中医观点来看,也是为了身体健康。」
张玮琦举例,台湾的夏天炎热、闷湿,进食盛产的瓜果刚好可清凉、降火、利水,比较不容易中暑;这块土地一年四季生产香蕉,夏天食用可以消除疲劳,冬天食用则能立即补充热量。
只要是当季的农作物,例如最近萝卜「大出」(台语,指盛产),价格便宜又最符合人体需求,不用特别调味就很好吃。
2. 认识自己家乡的特产
近年到义大利美食科技大学进修的食物文化工作者毛奇指出,辨认自己在地的农业特产,教孩子认识食物在未加工前的不同种类和风味特色,也是食育的重点之一。
举例来说,德国对苹果、马铃薯超有爱,能够变化出不同的料理;义大利有很好的天然条件,孕育出各种滋味饱满的蔬果。生长在台湾的人们,是否也应该认识米、米食、鸡肉、猪肉、茶等特产?又如台湾知名甜点凤梨酥,光凤梨就有多达20多种,有待了解的还很多。
3. 享受食物,用五感细细品味
好好的吃饭很重要,与其匆匆果腹,不如细细品尝。毛奇谈到饮食教育的微妙之处,在于不只有文字知识,而是透过身体感官去记忆与学习,才能有深刻的感受及体会。「如果缺少了品味、触摸、嗅闻或甚至聆听声音,就可能流于片面的认识,」她说。
因此,法国小学有「味觉课程」,教导孩子认识基本滋味、将食物依味道分门别类,以及蒙眼用触觉、嗅觉和味觉去感受不同的食材。如果感觉改变,行为也会跟着改变。
4. 不一味禁止,培养知食的选择力
尽量让孩子从小尝试各种不同的食物,而不是一味禁止,这样才能累积广大的资料库,准备好做选择的能力。
「6岁前的孩子特别会挑食,是人体正常的自我防御机制,」芒果社企创办人暨执行长林雅恩表示,每个小孩要接受一样新食物前,至少要做12次尝试,食物烹调后的形状、质地、口感、摆盘和享受食物的过程,都会影响对这个食物产生的印象及感受。
糖果厨房主厨庄雅闵建议,让孩子自己盛饭、挑选要吃的菜,对于孩子不挑的菜,可以夹几口给他们,引导他们吃一口「勇气菜」,试试看、尝尝看。
有小孩以为香蕉是白色的、芒果是一片一片的,因为父母都帮孩子把水果准备好,结果他们连水果原来长什么样子都不知道。
其实家长平常在家就可以教孩子,洗米煮一锅饭或做蛋炒饭,能同时认识不同的米和蛋。「爱做菜的孩子,吃得开心健康,也学会照顾自己,」Mini Cook迷你酷食育生活工作室创办人暨执行长樊欣佩表示,透过做料理,孩子才能接触食物、吃真食物、了解食物来源,也较不浪费食物。
中国节庆做年糕、搓汤圆、包粽子,亲子都可以一起动手做。亲子共厨讲师林曼芬认为,父母带孩子进厨房做料理,认识食物只是其中一部分,最重要的意义是陪伴与亲情的连结。
6. 食物本身就是一种美学
如果用塑胶袋装豆浆,喝起来的滋味如何?把所有的食物都装在一个大碗里,还能辨识出不同的味道吗?怎么把孩子讨厌的蔬菜变好吃?
樊欣佩分享,饮食可以结合艺术和美学,在Mini Cook料理课程中,搬出了草间弥生、梵谷、蒙德里安等艺术家,做出南瓜、撕贴画、方块蛋糕等料理,赋予食物更丰富的色彩和形状。
「家有小学生之早餐吃什么」的脸书社团成员突破10万大关,很多家长都变成视觉叙事大师,发挥巧思和创意美学,端出各种造型早餐,皮卡丘、美人鱼、萝卜糕小火车……,跃然餐盘上,就连挑食或不爱蔬菜的孩子也放下心防。
7. 共食共玩共学,加深凝聚力
孟琬瑜一家人,在家中利用露台打造迷你绿屋顶,将水泥空地变成食物庭园,每天采收、烹煮为餐桌上最新鲜的佳肴。「亲自动手做,代表自己的身上拥有这些知识、技艺和能力,」她认为,从消费者成为微型的生产者,最大不同是与环境产生更有意义的连结。
互助团体「小村子mama team up」也关心推动食农校育,但是从好吃、好玩入手,还要让妈妈们能拍出美美的照片上传分享。「先有吸引人的课程活动设计,才可能带进支持小农、全食物料理等硬知识,」小村子共同创办人高雅雪说。
透过持续的亲子共学,小村子的成员逐渐改变家庭的饮食习惯,包括自己动手做没有食品添加物的面包,在过年前和小孩一起做萝卜糕,更懂得节气生活。
8. 要珍惜食物,不浪费
全世界有1/3的食物,还没进入人们的胃,就在生产、收割、运送、消费的过程中被浪费了;台湾超市和量贩店产生的废弃食品,平均每个月约高达500公吨。
庄雅闵指出,对很多家庭来说,最大的剩食就在家中冰箱内,除了吃不完的食物外,未烹煮食用前就被丢弃的食材也是一大来源。「如果我们能够有效运用食材保存术、了解如何完整利用食材,以及发挥一些烹调巧思,让前一晚或隔餐菜色变成有新意的料理,冰箱里就不易有剩食。」
为人父母懂得爱惜食物,就是孩子的最好榜样。以「格外品」(市场规格以外)为例,只要是自然耕种、采收,就会有长得丑的农作物,但其实品质无虞,依然吃得到美味营养。如果能够带孩子去认识、品尝,将会是很好的机会教育。
9. 环保减塑,吃出生活风格
在日常生活中自备餐具和购物袋、重复使用食物包材、减少使用塑胶袋/杯/吸管等等,也代表一种帅又酷的生活风格,更是亲子食育中不可缺少的一环。
根据近年国际净滩的垃圾统计,免洗餐具、塑胶垃圾是海洋垃圾的两大头号杀手。如果家庭能够提高自「煮」能力、减少外食机会,自然就能减少制造塑胶垃圾。即使不得不外食,也可以选择使用环保餐具的店家,或自备食物袋、保鲜盒、锅具等去外带餐点,包括带着自己的环保杯去购买咖啡饮料。
很多孩子每天习惯喝一杯手摇饮料,马上就产生一个塑胶杯加上一根塑胶吸管的垃圾,有没有办法改变?爸妈带孩子去净滩,或许是个不错的方式。看到海边捡到的塑胶垃圾愈来愈碎片化,将会更警觉到环境的危机。
「现在的孩子不管体力、耐力或环境适应力,都显得愈来愈弱,」经常办体验活动的陈惠雯有感而发。曾有大学女生参加插秧体验,一脚踩进田里就站着不动,接着开始大哭,因为觉得泥巴「好脏」。
父母带孩子到产地进行农事体验,譬如1月拔萝卜、3月麦田音乐会、6月湾宝西瓜节……,亲自去看看萝卜、麦子、西瓜等农作物长什么样子,并动手做看看,就会对食物与土地有更深刻的感受。
有位妈妈分享:「以前每天追着小孩吃饭,但小孩体会种稻收割的辛苦后,居然乖乖坐在餐桌前把饭吃得干干净净。」透过亲身体验,了解农夫用心耕种食物的辛苦,就会更珍惜食物,看见的不只是价格,而是价值。
一日三餐,就有三次饮食教育的机会。樊欣佩强调,饮食革命就是改变,本来不会就去学,慢慢学就会找到方法,前提是「你觉得这件事很重要,就会愿意去改变。」
味觉教育,有助提升语言及行为表现
法国曾执行一项专案计划,对8~10岁儿童进行味觉教育,包括在教室、学校餐厅和家庭等三个实验场域内进行,各有200多位学童参加,并分别于课程实施前、刚实施结束及结束后9个月,评估相关的饮食偏好与饮食行为。
研究结果发现,味觉教育可以有效减轻儿童的恐新症(Neophobia,指恐惧新事物的心态),帮助孩子更客观表达食物的味道,并有更丰富的词汇表达力,除了好吃或难吃外,增加食物外观、气味、口感、味道等描述词汇。
值得注意的是,味觉教育虽有助于提升孩子的语言和行为表现力,但只能在课程结束后维持数个月,因此仍必须由家庭接手,持续这方面的教育责任。
※延伸阅读:
1.食育达人分享2〉教育博士陈美龄:4个方法,教孩子健康的饮食
2.这个世界,从来就不缺乏攻击;最重要的不是别人,而是你和孩子,只要你和孩子快乐
3.孩子的「嫌弃病」是大人娇惯出来的,父母可以不要孩子的回报,但必须要教会孩子懂得惜福和感恩
4.想教孩子管理情绪,却只跟他说「不要哭!别生气!别难过!」?正确的情绪教育将会影响孩子的一生
5.父母要以身作则,6岁以前一定要培养孩子「聆听别人说话」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