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Family/陈良基:教育海啸不是少子化, 是机器人

采访/彭涟漪、徐仁全

整理/徐仁全   摄影/吴毅平

教育部次长、前台大副校长,有学界「技转王」之称的陈良基接受《未来Family》专访时谈到:的确,未来的世界很有想像空间。过去年轻时读的英国诗人布雷克(Blake):「一粒砂看世界」,其实在现代来说是一粒晶片(chip)看世界。

陈良基以他一直以来投入的半导体为例,摩尔定律让半导体在过去2、30年有飞快的进步,除了愈做愈小,现在已小到奈米级,另一突破是价格变便宜。这两件事让半导体的晶片模组可以做到0.01公分,真的就像砂粒般的大小,但这晶片已能有很强的运算能力,在物联网应用上发挥功能。

未来世界不是一夕变出来的。他强调:未来的世界不是臆测出来的,而是创造出来的。拿着过去的技术,应用到新的领域去,就是未来世界。因此,未来世界不是一夕之间「变」出来的,而是过去及现在的技术,演变及应用出来,只是时间快很多,影响也更普及。就像物联网要让所有物件「动」起来,可以上网,可以传资料,那应用就无限想像了。

不仅是没有生命的可以上网,有生命的也可以连网。就像几年前他在台大时,就开始将半导体与大脑结合,用大脑取代滑鼠直接操控下指令。当时用的是基本的1 bit的运算能力,可以做出0与1的动作,用在开与关,执行两个步骤的动作。后来再加到2 bit的话,就可以做出四个动作。现在可以执行难度更高的动作,不是难事。他相信,用大脑去操作,执行指令,在10年内一定可以看得到成熟应用。

他下了一个注脚:未来就是atom(原子)+bit(电脑位元)的世界,就是两方冲撞与整合的结果。对从小就想成为科学家,后来成为科技创新教育家的他来说,是充满期待,也有幸参与其中的。原子+位元会产生什么变化?看网路的电子商务对传统店家带来了多大的冲击,再看卫星定位对过去卖地图的业者有多大的影响,就可知资通讯科技改变了现有的世界多少了。

学习系统大颠覆

颠覆是最大的现象。陈良基认为所有产业体制,都会被颠覆、都会被改变。

很多人以为台湾教育的海啸少子化,但在他看来:教育的海啸是机器人,是数位科技。为什么?因为老师大半的功能会被机器人取代,很多的工作不需要老师去做了,特别是学习。未来一部机器人可以教学生课本,教学生技能,老师部分工作会被取代。

再者说到学习,学校也不再是学习知识的唯一场所,网路上有很多的开放式课程,已能提供相同的知识资源,让学生随时随地可使用。学生学习不在课本上,不在教室里,一样能有知识及专业

另一种教育颠覆是:体制的颠覆,特别是学习系统会改变。我们也看到,矽谷不是一堆的中辍生撑起一片天吗?如微软创办人盖兹没有读完大学就创业,佐克柏也没有读完哈佛就创办了脸书。这些天才型的创新人才带动了美国经济成长很重要的一部分,但他们却不一定完成现有的学习系统。

现有的学习系统源自于19世纪工业时期,需要很多技术人才,发展出来的教育系统,从小学中学到大学,完整学制培养出的人才,供产业所使用。

但未来,学习型态改变了:网路取代教室、机器人取代老师、学制并非人人适用。未来学习会朝向适才适性、适所去发展,因材施教变得更明显,更重要。

陈良基大胆预测:「也许学制会有很大的变化,不一定要从小学、中学,念到大学研究所,应有不同的学程与学制供不同的人去念。」他认为,未来可能有5%的创新或天才型的小孩不适用现有的教育体制,甚至更多,到20%。因为未来的产业及世界不一样了,不大可能大家学习方式都一致,一定是朝更多元的方向去发展。

但教育是普及性的,如何做到多元发展?陈良基强调:看似有些矛盾,但却不冲突。其实,教育原本就是很个人化的,学习也是很个体化的。虽然大家在同一个体制下,甚至在同一班级里,但每个人的学习方式不同,经验不同,产生出的结果就不同。

「就像在同一个稻田里,看似播下的种子是一样的,插的秧苗也没有不同,但长出来的稻子就会不一样。」来自云林乡下的他,以「农耕式教育」说明他在教育界的主张。

身为一个教育家,就是在耕作一亩教育田。教育田里会播下很多种子(学生),每个种子都不同,来自不同的背景及家庭,展现出不同的天赋与资质。作为老师的工作就是帮助学生,适时的给他们养分水分,协助他们长大。更重要的,看他们不同的需求与特质,给予不同的养分及水分。之后,就让它们自己内化,自己成长,未来的贡献也会不一样,这就是农耕式教育的想法。

保有好奇心与创造力,是适应新世界的重要能力

陈良基特别对家长说,不要太烦恼小孩未来是否具有竞争力。未来的工作,有六成是现在还没看到的。因此,烦恼与担心有时是不实际,倒不如让小孩的好奇心能维持住,未来可能更有创造力,更能适应新世界。

陈良基以他两个小孩为例,在课业上他没有太要求,「不要最后一名就可以了。」虽然当上台大副校长,但他始终认为功课不是太重要的事,只要能应付就可以,其他时间随着他们的兴趣去发展。

一度,老大高中时数学不太优,他有点担心。后来了解到,孩子是因为不背数学公式,考卷发下来他反而去推算公式,别人用背的公式在解题,他却在推算,时间结束只答了一半的题目,成绩当然就不好。

不过,老大后来念成大,更出国拿到哈佛电脑博士,在做人工智慧(AI)的研究,也很不错,并没有问题。老二喜欢音乐,虽也念到成大,但他以音乐为主,学业为辅,还拿过大专杯吉他演奏的冠军,也很适性发展。

陈良基说,小时会看水稻田,秧苗成长是一撮在一起,因为秧苗小时要互相依赖,始能成长。后来长到10~20公分大时,就要一株株的分开,开始需要有空间,才能各自发挥长得更大。

教育小孩也一样,要适性发展,要给他们空间。针对不同的孩子有不同的考量及学习方法,以终为始来考量,求得他们有一技之长,长大就能成为未来社会有用的人才。

深化技能,才不会被机器人取代

Q:未来人才如何培养?

A:仍是回到适性适才适所的原则上。如把教育视为一亩田,主事者应是把这亩田的条件及环境做好,待撒下的种子(学生)一一成长。老师则是农夫,要依每位学生不同的差异与需要,给予不同的养分,就能培养出不同特质的人才。当然教育部是一个大园丁,不能只看重少数的特优学生,要成就每一位学生。但学习是很个人化的,未来发展及成就也是很个人化,虽有全体适用的标准,但仍看重个别差异,给予不同的养分及水分。

Q:不少父母都很烦恼自己小孩未来没有竞争力,你有何教养秘方?

A:其实没有什么秘诀,就是维持小孩的好奇心就好了。好奇心容易被教育制度压抑,因此,做父母的要时时留意,不要让小孩的好奇心不见了。如果每件事都习以为常,觉得没有什么特别,那就不会对周遭事物有兴趣,也可能就流失了创造力。好奇心可以有创造力,也能有创新的能量,为人父母就是让小孩保有好奇心就对了。

Q:以教育部来说,面对未来潮流,有何因应政策?

A:除了更重视适性适才之外,就我主管的高教来说,我会从人才出海口回来看现有大学,就业市场及需求是什么?现大致分为三类:艺术类学术类及技能类。八成的学生是从技术类的大学出来,以符合就业需求。而学术类约有一成多,则重点培养学生投入前胆研究之路。最后较少的艺术类大学,只有四所,培养艺文人才,为社会之用。

技术类来说,对未来影响比较大。故我们要做的就是深化技能,让他们在就业市场中取得不可取代性,即使机器人来了,也不会被取代。例如曾被《时代》杂志两度赞誉为「印度洋上最伟大的厨师」的江振诚,他最早在法国花了二年时间,只处理马铃薯,最后练就出深度与专业。要使学生有技能、有价值,才不会被机器人取代。

陈良基/面对未来世界的4大关键能力

1.好奇心

谈到未来世界需要的能力,陈良基从他刚满一岁的小孙女身上,看到人类的本能──好奇心。他惊讶小孙女可以对外在世界有如此大的好奇心,每天都会有新发现及新想法。对事物的好奇心就是适应未来的能力,有了好奇心,就能驱动自我学习机制,就能保有竞争力。

有一句话说:「下一秒要比上一秒更厉害。」这就是所谓的学习能力,不停的学习,不断的求知,才足以因应未来世界。

小孩因为对外在事物都觉得新鲜,会有好奇心,就会去探索触碰,不断学习,让她也变得聪明。很多时候,孩子上了上学后,不再主动学习,也不如以前的聪明。这也许是我们要修改调整的,自我学习能力是不是受到教育体制而弱化了?出了校门后,是否可能再重启学习机制,甚至终身学习,这是未来竞争的关键。

2.综整能力

未来不是靠记忆,靠背诵的,而是要靠汇整分析的能力。现在资料都可在Google上找得到,要摆脱记忆与背诵的学习方式,把更多精力与大脑放在能将大量资料快速汇整及分析的能力,进一步做出判断与决策,这才是因应未来世界的能力。

3.具有表达及说故事的能力

未来世界充斥着机器人,因此人际互动显得更为重要,特别是社群能力。在台大教书常会发现很好的人才,有很强的技术能力。但出国去参赛或present时,会发现他们表达能力差了些,说的故事不够动人,也吃了闷亏。

这可能是因为台湾过去是代工思维,别人告诉我们怎么做就怎么做,不太敢有自己的想法。学校也有这的情况,教出来的学生不太有自己的想法,更不敢说出口,也失去创新的机会。

未来人才要有更多的人际互动,要有表达能力,能用自己的想法去说服别人。其中具备好的外语能力,应是基本,才能与外国人沟通。矽谷有storyteller(说故事)的行业,我们应具备这样的能力,以在人际互动的社会中「说」出自己的优点。

4.想像创造力

如果说天才及创新的5%人会决定未来世界,那么其实我们要有更多的创造力及想像力,让更多的人去创造未来经济,带动新世界。甚至业界常说的80/20法则,我们更要有20%的空间及自由,去让人可以创造想像力,达到创新。否则,连最后的5%,都淹没在大海之中,没有想像力及创造力,更谈不上有未来。

延伸阅读:

洪兰:「种瓜得瓜,你想教出怎样的孩子?」

父母的妥协,造就孩子任性耍赖

处理孩子悲伤的方法只有一种:请允许他们悲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