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老板找不到他要的「人才」?

洛杉基

最近「人才」这个两个字屡屡被拿出来讨论,受到重视程度可见一斑。

到底什么样的人,才是人才? 各家说法莫衷一是。有人说,台湾到处是人才,只是主政者自己不是人才也不识人才(见南方朔文);也有人说:社会上所缺乏的专业人员,就是人才。

百度百科》对人才的解释是这样的:人才(Talent),是指具有一定的专业知识专门技能,能够胜任职位能力要求,进行创造性劳动并对企业发展做出贡献的人,是人力资源中能力和素质较高的员工。这个说法,是笔者认为对「人才」这两字最为贴切的解释。

确切一点的说,各级学校毕业学生充其量只是算是投入就业市场的「人力」资源。毕业前如果没能从学校取得一定的专业知识或专门技能,毕业后也没能从任职公司学习到职场所需的知识与专门技能,就算不得是个「人才」。

如果是劳力密集产业,像组装代工业,各个企业主所要找的「直接人员」,大概只是人力而已。只要吃苦耐劳,薪资要求不高,简单的加以训练,就足以应付劳力密集产业的人力需求。

劳力密集产业里的「间接人员」,就需要一些比直接人员要多一些专业知识,应该就可以称得上是「人才」了。而在技术密集的产业里,企业主所要找的,更是人才中的人才,也就是上述所说,是人力资源中能力、素质、创意都比较高的员工。

笔者过去在美国中国大陆、台湾,都有征聘人才的经验。因为国情不同、人才市场的规模不同,而采取过不同的征聘手法。

美国找人才,如果是大学毕业生,能够取得具有专业名望的教授的推荐信,显得十分重要。如果求职者是业界的老鸟,他就必须得提供前主管、前同事的名字与联系方式作为参考(reference)。人事主管便会向这些人求证应征者的人格素质、品行合群度与专业能力等,作为面试的辅佐材料。

在中国大陆找人,一般外商台商,通常都喜欢在毕业季节到来前,直接到各个重点大学招募应届毕业生。理由是,毕业生像张白纸,可以塑造成适应公司文化生力军产业界的老鸟,都已经有点油条,业已养成许多坏习惯。笔者就曾经从各重点大学招募了数十名毕业生,一起送去负责培训的单位接受军训,作为新员工训练课程之一。最重要的是,先训练这些依赖惯了的独子独女们,让他们具有离家独立生活的勇气,并培养他们的服从与团队精神。记得当年面试时,许多大学毕业生都是由父母陪同,并由父母代表与公司招聘人员谈条件,让人摇头不已。

公司招募这些应届毕业生前,就已经拟定了一年的培训计划(签约三年)。让他们可以从完全的外行菜鸟在一年内蜕变为具有产品设计能力的员工。不能适应公司环境与文化的新员工,会在三个月内淘汰。

台湾本地公司,除了台积电、联发科这类高科技公司较为愿意提供菁英大学生的毕业实习与就业机会外,一般公司都不太喜欢找大学应届毕业生;因为他们不愿意花时间金钱培养了一两年后,眼睁睁看着他们纷纷跳槽到别家公司服务,自己当了帮别公司培训新员工的傻瓜。有个人事经理还告诉我他一个不愉快的经验:有次他们大胆地聘用了大学毕业生,没想到报到第一天中午,这人就借口出去吃午饭,不告而别了。以后,他们再也不愿意冒险尝试了。

无论中国大陆或台湾,大学课程的设计,都无法提供足够的专业训练让毕业生可以立刻投入职场,并做出贡献,也就是所谓的「人才」。通才通识教育,只能当成基础,并不够专业。 要成为人才,就得找到第一家公司愿意用你、培养你,让你从一个只懂课本理论生手,成为可以实际动手做的熟手。

台湾的技术职业学校,照理说教育学生的职业技能要多于理论,应该可以直接进入职场成为人才才是,可是实际上并非如此。笔者应某个私立高职的邀请,评鉴他们所开的数位逻辑及实习课,是否合乎一般公司的需要。经过一学期的观察,发现一般半工半读的学生,在建教合作工厂的工作内容,与学校的实习课完全搭不上边。很多在打工之余,对理论完全没有兴趣,有些甚至连英文的A到Z字母都念不完整。不知道他们毕业后,是否可以成为公司所需要的「人才」,我实在很为他们感到忧心。

现在台湾职校开始仿效德国的所谓双轨制,让他们可以完成学位与技术执照。立意虽然良好,但是他们毕业后,是否真的可以成为各企业需要的人才?教育机关不知道有没有做更进一步的追踪与改进?

笔者所顾问的某家上市公司,需要征聘好几位韧体工程师。已经过了半年了,始终找不到他们要的人才 --- 一个都没有!台湾失业率屡屡创新高,而企业要招聘他们要的人才却如同大海捞针,这两者之间的严重失衡,到底说明了什么?

台湾如果到处都是人才,那么请告诉,这些人才在哪里?

人才,不能只是训练有素的狗

从台湾到旧金山 再从矽谷到上海--我的竞争力之路

作者洛杉基,北市,博,专业经理人。简介表示,他出生于台湾北部渔村,留美博士,曾旅居美国、中国,现长住台北市。如蒙转载、剪贴,需事先征求作者同意。ET论坛欢迎网友参与,投稿请寄editor@ettoday.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