翁启惠:发展疫苗是治武汉新型冠状病毒的妙方
生策会会长翁启惠表示,武汉新型冠状病毒比SARS的致死率较低,但传染速度较快,且依目前趋势,将来或许会演化成像流感般的传染病,不能掉以轻心。目前看来最有效的防治是发展疫苗,可思考利用病毒表面的特殊糖蛋白,以安全性高的重组抗原方式,来设计分子疫苗。
武汉新型冠状病毒与2003年的SARS在基因序列上有超过70%的相似度,和云南的一种蝙蝠新寄生的冠状病毒也有超过90%的相似度,但真正的中间宿主是什么以及如何造成人传人的机制仍然不清楚。目前世界各国皆积极投入资源,加速了解这新病毒,希望能尽快发展出准确又快速的检测方法及有效的防治策略。
翁启惠表示,自中国武汉暴发疫情后,不到两个月已经有超过万人感染,虽然绝大部分确诊病例在中国,但也遍及其他十几个国家,而中国已经有超过300人死亡。这其中,台湾目前有10人确诊,尚无死亡病例。到目前为止,我们在疫情的防御做得很好,病毒也已经分离出来,这对于接下来要发展更快速而更准确的检测及防治方法会有很大的帮助。以下是未来可能的研究方向:
1. 取得病人检体在P3实验室分离出病毒(台湾已经做到)并加以培养以供病毒基因的定序和了解病毒的感染机制,及其表面蛋白质和糖蛋白的功能研究;用以加速发展出快速而精准的检测方法、以及研发出有效的疫苗、抗体和药物。
2. 已经发病或是已经恢复的病人血液中应有制造抗体的B细胞,可以从其血液中分离出B细胞来筛检有效抗体以供研发检测方法及治疗用药。以目前的技术从取得B细胞到找到抗体约需一个月。
3. 抗体的筛选,也可利用病毒表面的蛋白质当抗原。但最后还是要在P3实验室建立一个病毒感染细胞的实验来确认抗体真能辨识且能阻挡病毒感染细胞。此病毒感染的细胞实验也可用来筛选有效的药物。
4. 得到的抗体也可进一步改善其对病毒的亲和力和选择性以发展可以更快速检测用或是治疗用的抗体。
5. 利用筛选出的有效抗体或经由Fc-糖分子最适化后的抗体来分离出病人血中有效的免疫细胞(如NK细胞),经由增生后再给病人自己使用以达治疗效果。
6. 在P3 实验室建立的病毒感染细胞实验,或病毒标的物的活性抑制实验(如抑制3CL-蛋白酵素的药物),可以用来快速筛选目前已经在人体使用或是尚未使用的药物,以发展新的治疗方法。
翁启惠表示,从检测的角度来看,用抗体检测病毒应比目前用的RT-PCR方法(约2小时)快,但要确定其准确度。
从治疗的方面来看,目前缺乏有效的治疗方法,但是在短期内或许可以经由上述方法寻找治疗药物,例如可以考虑以病人或是恢复者中有效对付病毒的抗体、或是分离出对病毒有效的自体免疫细胞、或是筛检已经在人体使用的药物,找出对这病毒有效的新用途。但长期来说,还是要有更有效的治疗方法。
他认为,最有效的防治还是要发展疫苗,但用这种病毒去活性后当疫苗,其生产的安全防护等级极高,又有可能会产生抗体依赖性增强反应(ADE)而使症状更复杂,所以,可思考利用病毒表面的特殊糖蛋白,以安全性高的重组抗原方式,来设计分子疫苗。
希望透过各方对正确疫情资讯的快速分享及合作能够很快的得到控制。但我们对冠状病毒仍有很多不了解的地方,也希望能因为这病毒对人类健康产生如此重大的威胁而受到更大的重视,并列为长期研究的题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