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壳绿竹笋废材不再露天燃烧 嘉义县研发成肥料
记者翁伊森/嘉义报导
嘉义县大林镇是乌壳绿竹笋大宗产地,但废弃竹材后续处理问题引发关切,传统的露天燃烧方式衍生空汚和公共安全议题,县府多方研议,与产商合作开发破碎机,县长翁章梁实地了解竹材从搅碎到铺放在田间、甚至可加速腐化成肥份的操作过程,未来还考虑研发制成肥料基材,让废材变黄金。至于经营主体和农民负担部分,县府会站在降低农民成本方向做优先考量。翁章梁由副县长吴容辉、农业处长许彰敏、上林里长陈煦湘、学者、农会、机械制造业者和生态保护业者陪同,实地了解破碎机运作情形。
▲废竹破碎机,让废竹变黄金。(图/记者翁伊森翻摄)
大林镇乌壳绿竹笋远近名驰名,种植面积约800公顷,新鲜又好吃,是大林地区最具经济价值的作物,竹林每年需进行清园,汰旧换新,以维持竹笋的品质及稳定产量,清园过程所产生每公顷约18公吨的废弃竹材,过去笋农大多就地处理,就这样一把火烧了,随着环保意识抬头,燃烧所造成的空气污染和公共安全引起各界关注,县府研议透过农业技术改变废弃竹材处理方式,终于有了重大进展。
▲废竹破碎机让废竹变碎屑。(图/记者翁伊森翻摄)
为解决废材问题,农业处多次邀集专业农业机械制造商前往田区勘查,并与竹农朋友讨论,依乌壳绿竹笋的栽培方式及生长特性,经过1年多的努力量身打造出适合在竹林间操作的破碎机。造价90多万元的破碎机在大林镇上林里一处竹林进行试伡,怪手伐除竹子后直接送进破碎机中,农业处预计以连续200小时运转不中断方式进行测试,破碎后的竹材可以铺在田间,减少堆置空间,还能加速腐化成肥份。
▲造价90万元废竹破碎机。(图/记者翁伊森翻摄)
由于竹材相当坚硬,负责操作怪手的伐除业者粗估1天只能处理1分地竹林,与过去采用燃烧方式1天能处理3分地速度相比,成本势必增加。
翁章梁针对如果破碎机可行,未来的经营主体?怪手业者能否结合破碎机负责经营?操作成本粗估多少?农民能接受的处理成本?公部门能提供多少协助等问题,逐项与各单位人员进行讨论。
翁章梁指出,过去竹农习惯以燃烧或倒入溪河方式处理废材,时代进步了,大家应该要有进步的环保观念,站在防治空污立场,政府并不赞成露天燃烧方式,除非是农业面临重大病虫害,才有可能允许以燃烧方式处理。
翁章梁强调,以破碎机处理废材将涉及费用与成本问题,机械厂商已表示可以提高单日处理产能,至于可能的营运主体、经营方式、操作业者和竹农的处理成本与意愿等问题,县府将邀集相关单位集思广义,站在不增加农民成本立场提出可行方案,有效解决存在多时的竹材废弃物问题。
►对抗病毒靠这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