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探/彩晶出运了 订单旺到年底
坏了很久的台湾面板产业,在各大厂陆续减产之后,有望受惠报价止稳,其中,彩晶产能满载值得留意。
【文/吴禹潼】
在中国大陆借由政府力量与资源介入企业,透过补贴政策补助符合「中国制造二○二五」重点产业的情况之下,许多符合要求的陆厂受到不少资金挹注,因而大量兴起,进而挤压到台湾相关厂商的生机。从产业面来看,DRAM、面板、太阳能、LED这四个都是非常明显的例子,也因此,这些产业也被许多投资人视作是台湾科技业之中的「四大惨业」,尤其,其中又以台湾面板厂的状况,被屠杀的最为惨烈。
确实,曾经贵为台湾最辉煌产业之一的面板产业,近年来真的被陆厂包括:京东方、华星光电、惠科等的低价策略给打得落花流水。而当年台湾名声响亮的「面板五虎」─群创、友达、彩晶、华映、奇美也无法抵抗大陆猛烈的攻势,后来随着群创收购奇美、华映下市,整个族群的状况就显得更加惨澹。的确,由于大陆面板厂的新产能这几年一直不停地开出,再加上又有政府补贴的前提之下,面板产量供过于求逐渐成为常态。
在中国大陆面板厂库存水位偏高,内需市场又不够有力的情况下,为了抢夺订单,各厂纷纷使出「产能比拚与削价竞争」的招数,进而导致面板报价跌跌不休,根据面板产业的专业调研机构WitsView统计,今年以来电视面板三个较为主流的尺寸报价全面下杀,其中以五五吋的跌幅最大,达二三.八%、四三吋下跌十二%,三二吋则下跌十九%。
供过于求 陆厂减产
据统计,目前中国面板产能稳坐全球龙头宝座,整体市占超过五成,另外又根据业界知情人士表示,近期已听闻中国大陆三大面板厂陆续开始减产的消息,并且降低周边零组件拉货。其中排名第一的京东方动作最为明显,旗下十.五代厂因为六五吋面板库存问题非常严重,自第三季起就逐月降低投片量,八月已经减少至九万片,与产能满载时期相比,大约是等于减产了二五~三○%,而其他尺寸的生产线投片量多半也都有些许调整,平均下来,整体减产幅度大约一成左右。
另外,华星光电的八.五代厂则缩减三二吋面板产能,减幅也是维持在一成左右,除了八.五代厂外,旗下十一代厂才于今年第一季正式投产,就面临到市况不佳的问题,目前每月投片量仅约四万片左右,而中国的惠科也减产两成,随着以京东方为指标的中系面板厂纷纷减产,而三星和台湾面板业者也陆续跟上降低产能供给,由此就可以嗅出,在供给减少的带动下,面板产业的报价应渐渐会有止跌回稳的味道。(全文未完)
全文及图表请见《先探投资周刊2054期》便利商店及各大书店均有贩售或上http://weekly.invest.com.tw有更多精彩当期内文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