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碧珠/失智政策不是只有补助 应鼓励长照产业发展
▲2016年台湾失智人口已突破26万人,预计40年后将突破80万人,应开放营利性法人组织以发挥自由市场的竞争机制,有利于产业发展。(图/视觉中国CFP)
日前,媒体报导,蔡总统母亲张金凤女士在家中辞世,享寿93岁。由于蔡总统母亲生前患有失智症,也因而引发各界对于失智问题的关切与热烈讨论。失智的家人不会只出现在平常百姓家,总统的家人也一样会得失智症。失智的家人带给其他家人的困扰其实都很近似,也就是俗话说的,他们会很「翻颠」,有理说不清。专家建议,在此状况下,不是说理的时候,而是要平心静气,好生伺候。
据蔡总统的说法,因为她来自大家族,很幸运,家人可以轮流照顾,共同分摊,也共同分享,对小孩也是很好的家庭教育。然而,她也观察到,现在许多家庭的家中成员少,很多都是一对一的照顾,这对照顾者和被照顾的人有时会变成一种折磨。由于失智者的行为难以预期,自我伤害的情况经常发生,照顾者防不胜防,难免自责对其照顾不周。
纵然是大家族,面对一个失智的家人,当照顾者身心强度不足时,的确也会衍生其他的家庭纷争,甚至照顾者可能产生身心灵创伤,乃至厌世自杀,更是时有所闻。笔者日前就听闻同事弟弟,因自愧无法照顾好失智且失能的母亲而自杀。
最近,高雄龙发堂爆发集体感染肺结核与阿米巴痢疾的疫情。据称,龙发堂原有堂众503人,从去年8月到今年1月底,持续出现疫情不改善,还以大锁与大型障碍物不让防疫人员进入,导致卫生局必须出动防疫人员以及警力约130人,破门进入龙发堂内,才能将堂内人员移出并进行消毒。可见,台湾失智机构管理失能的问题,不只是失智者被照顾的基本人权问题,还涉及公共卫生与安全的问题。这些问题都是刻不容缓,也是政府必须解决的问题。
据称,台湾有9成的失智症患者由家属亲自照顾。估计2016年台湾失智人口已突破26万人,预计40年后将突破80万人。2013年,我国就公告失智症政策纲领,是全球第13个宣告失智症纲领的国家。去年卫福部推出失智症照护2.0版,将50岁以上的失智症患者,纳入服务对象,同步补助日间照顾、喘息、团体家屋等,建立友善社区,达到共同照顾失智症,以解决台湾失智症照护问题。
▲蔡英文总统的母亲张金凤女士日前辞世,由于其生前患有失智症,引发各界对于失智问题的关切。(图/翻摄自蔡英文脸书)
不论政府推出长照2.0抑或是失智2.0,主要重点在于补助,也就是针对社会福利或社会救济的部分。至于一般中收入者,亦即不符合低收入者,其服务的范围与内涵则显有不足。一旦家里出现失智或失能者,似乎只能依赖外劳或家人照顾了。
对于失智的家人,原则上,其照顾者除了来自家人或自费雇佣照顾外,应该还可以借助于健保之医疗资源。惟在医疗资源有限下,失智者的照顾若由健保支付,恐怕也会造成终究无可负担的窘境。因此,自费进入医疗或长照机构或服务单位寻求服务的需求,必然存在并会持续增加。
因应未来失智者可能的照顾需求,不论是精神医疗抑或长照机构或单位的设立与辅导,必须使这些产业的发展可以更健全,经营可以更有效率,也就是在合理必要的服务下,其经营必须能反应成本,甚至可以因为经营效率而获利,才能够扩大并永续发展。若徒然秉持过去传统管理政策,要求这些机构必须是公益性质的组织,不准其发展为营利性法人,也不准其至公开市场集资,无非是在限制产业扩大质量的可能性。
至于主张公益者所担心的以利害义问题,国家的管理政策亦非不得基于以义为利的核心价值来建构。亦即,苟有黑心营利而违反规定者,自得依法处以行政罚锾、撤换负责人、命其停业或令由其他机构接管,乃至处以刑事责任。再者,在人工智慧科技蓬勃发展的国际潮流下,精神医疗抑或长照机构的经营,必须符合一定的规模,始易发挥规模经济的效率,因此,开放营利性法人组织相对亦可以发挥自由市场的竞争机制,应有利于产业发展。
●谢碧珠,立法院法制局研究员,于各期刊与报纸发表著作,曾任东吴大学会计系兼任讲师、会计研究发展基金会会计研究月刊主办大专杯会计专业辩论比赛评审委员、第5届会计师公会实务组银座论文奖得主。以上言论不代表本报立场。88论坛欢迎更多声音与讨论,来稿请寄editor88@ettoday.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