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宇程/愈受良好教育,愈不容易大富大贵

▲受过「良好教育」的人,当然会有基本以上的赚钱能力,通常不致于流落街头;但「良好教育」的本身,绝不是以「赚大钱」为人生的唯一或最高志向。(图/视觉中国CFP提供)

日前,一个金融界好友和我说他推辞了一个能两、三年赚5千万的机会。当然,我要仔细问他原因。

「如果看这个公司的简报,一堆共创光荣财务自由、创造投资人价值字句,但其实就是用谎言华丽的包装,加上精巧的杠杆,把一个金融产品的价格堆高,然后再趁高卖出。」

「如果用对方法,的确能把泡沫打成我们内部估值的10倍大,我们赚走9成,变现抽手后泡泡破掉的损失,就由那些接盘的人承担。但我想来想去,觉得还是不要赚这个钱。」他告诉我。

良好教育,用薪资衡量?其实我知道,同样的机会放在别人面前,100个人之中会有99个人拚死拚活求着要拿到这个机会,但那个拒绝的人,并不是因为他太傻、太没知识,相反的,通常是因为他受了「良好教育」。

这几年,大家探讨教育常用钱来讨论:哪个学校毕业生未来薪资多少?用收入数值衡量学校优劣。在许多人口中,教育,尤其是受高等教育,就是为了赚更多钱的「先期投资」。

▲现在大家探讨教育常用钱来讨论:哪个学校的毕业生未来薪资多少?用收入数值衡量学校优劣。(图/视觉中国CFP提供)

随着这些年工作,认识的人愈来愈多也愈广泛,如果要我凭印象大致描绘人格、知识、见解、思维整体优质的人,是不是就会赚愈多钱?凭良心说,不是。赚钱能力和一个人内在素质智慧并无明确关系。近年常和企业高层老板互动,有些人的财富来自勤奋、才智与格局,但也有不少是因为偏狭、短视、小器、自私。当我愈是思考教育,我甚至发现,所谓「良好教育」的内涵与效果,某程度来说恰好会让人不容易「大富大贵」。这乍听之下不符直觉,请待我细说

「良好教育」选择题试问,「良好教育」应该教人什么?A) 赚钱要「无所不用其极」B) 赚钱要「取之有道」

如果选 B,那就意味着愈是受教育、知识水平愈多,愈可能自我设限赚钱的方式,一旦知道:造假、贿赂、剥削、无良等这些赚钱方式不利于社会群体,他会选择不做。当一个人有所不为,坚持方法的正当,做任何事也会显得绑手绑脚,当然不利于赚钱。

再试问,「良好教育」应该教人哪些?A) 只有赚大钱才会快乐B) 不赚大钱也可以有很多快乐

如果选 B,那就意味着愈是受教育,愈能透过物质与金钱外的管道取得享受,例如:阅读、思考、散步、下棋、唱歌等。受过「良好教育」的人,并不见得需要那么多金钱才会快乐,他们很简单的生活,就能得到快乐,如此何必拚了命的赚钱?

再问一次,「良好教育」应该教人什么?A) 人生要以赚钱为唯一目标B) 除了赚钱,人生还有很多值得努力的目标

如果答案是B,那就意味着愈是受「良好教育」的人,愈可能对自己的人生有多种方面的期待,不只有钱,他可能也想要(甚至更想要)发挥才干、想要创造、想要发现新知、想做对世界好的事,即便这样的事,有时不能变成现金

拚命赚钱,常出于焦虑问题还可继续问,但结论其实已经很明显:「良好教育」的本质,就是引导一个人的生命,走向更高尚、更广阔的境地。因为看得够高、够广,当一个人受了「良好教育」,他更可能看到赚钱之外、金钱买不到的美好;他可能意识到争夺权利必须付出的成本与代价,例如健康、家庭、时间和不自由。当一个人意识到赚大钱的背后,得付出这么多的代价,他可能就不会义无反顾地争取与投入。

此外我也发现,不计代价为致富拚斗争夺的人,有时是出于某种内在的焦虑:害怕不被肯定、怕不成功、怕没有钱就得不到关爱与尊重。相反的,有些人不这么积极赚钱,因为他没有证明自我的焦虑,没有价值感空洞的问题。而「良好教育」恰好是让人对自我价值有信心,让他不需用大量金钱证明自己。

▲有些人不这么积极赚钱,因为他没有证明自我的焦虑,没有价值感空洞的问题。而「良好教育」恰好是让人对自我价值有信心,让他不需用大量金钱证明自己。(图/翻摄自freepik)

当一个人对于赚钱不拚命积极,且明白人生还有许多无关赚钱的目标,讲到赚钱时又有诸多手段设限,这样的人要大富大贵,多难啊!

「良好教育」重新定义受过「良好教育」的人,当然会有基本以上的赚钱能力,通常不致于流落街头;但「良好教育」的本身,绝不是以「赚大钱」为人生的唯一或最高志向。

「良好教育」总是让我们用多元方式看待「人」:无论自己有多少资产,都感到自在且有尊严;无论他人是什么样的身分或地位,收入是高还是低,都会尊重他的人格,也都欣赏他的美好之处。

当然,我认为教育最重要的功能,就是帮助、引导年轻一辈建立事业,甚至要学商业与经营,因为这真的是关于人生尊严与意义的重要课题,而且复杂程度非常高。但这并不代表该用收入、财富、资产,来衡量一个人受的教育是否成功,甚至用来衡量什么是「优良教育」。

现在,有许多人会用「毕业生的赚钱能力」做为标准,比较和排序各大学的优劣,然后批评某大学科系不够优良,有「学用落差」。但从另一个角度看来,也许「赚钱」本来就不是教育最重要的功能,教育,该有更多的目标与期待。

篇文章,无意为现在的主流教育辩护。现在的主流教育虽非认真培育「擅长赚钱的人」,但很可惜,也没有培养人格、知识、见解、思维等整体美好又高贵的人。现在的主流教育,培育的大多是擅于依从权威的人:要我读就读、要我考就考,和我说什么学校、科系好,我就认为它最好。

现在的教育模式,距真正的「良好教育」还有一段距离。但没关系不用急,只要有正确的目标,很多事都可以一步一脚印达成。但要当心,若设定了一个错误的目标,所有的规画、经营和努力都可能白费了。而我所说的「错误目标」,指的就是「培养赚大钱的毕业生」。

好文推荐

谢宇程杂学不是乱学 教育创新也要「照步来」

谢宇程/留学交友搏感情?「势利」才有好人缘

谢宇程/为了「午餐」 他决定在国外养孩子

►►►随时加入观点与讨论,给云论粉丝团按个赞!

●谢宇程,专栏作家。以上言论不代表本网立场。88 论坛欢迎更多声音与讨论,来稿请寄editor88@ettoday.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