雄性秃误信偏方恐无发可救 医:掌握3关键逆转「秃」!

▲年纪轻轻,头发却掉得剩没多少,可是会让整个人的自信都大受打击。(图/取自免费图库PAKUTASO)

生活中心/台北报导

明明还年轻,却因为秃头看起来老10岁,被人误会阿伯,这下子尴尬的不只是个人形象,连自信心都受到伤害了。「雄性秃」是男性最常见的掉发问题,但口服药物长期使用后可能有性欲降低、阳痿等副作用,让不少人很排斥,就有患者听信来路不明没保障的产品,结果原有头发全掉光,既伤了荷包,也延误拯救毛囊黄金期。想治疗雄性秃,其实没那么困难,医师建议应掌握3大关键,帮助毛发生长,逆转秃发命运!

秃头的原因与种类分好几种,其中最常听到的就是「雄性秃」,但究竟什么是雄性秃?又是如何造成的?经研究显示,雄性秃主要是雄性荷尔蒙睾固酮(Testosterone)被5α还原酶(5α-reductase)代谢为「二氢睾固酮DHT(Dihydrotestosterone)」,DHT正是让头发不健康或落发的罪魁祸首,它会与毛囊的接受器结合造成毛囊慢慢萎缩,影响毛发的制造与生长,造成毛发变细,终致形成秃头。

▲「雄性秃」是男性最常见的掉发问题,通常从外观就能看出来,大致有M型秃、O型秃、U型这几种特征。(图/取自免费图库PAKUTASO)

逆转「秃」关键一:早期正确诊断、早期治疗

台湾曾针对18~49岁的两万名男性做大规模电话调查,发现17.7%男性认为自己有头发稀疏的问题,代表每五人中约有一人就自认为有雄性秃困扰。而根据台北医学大学万芳医院皮肤科副教授蔡仁雨皮肤科诊所院长蔡仁雨医师临床经验指出,有的人最早从青少年时期就出现掉发危机,以掉发年龄层而言,发现有87%的求诊者落在20~40岁。

蔡医师表示雄性秃正确名称应为「雄性基因秃」,虽然有的人年纪轻轻就有雄性秃,从研究理论来看,形成决定在于基因遗传、男性荷尔蒙两大项,年龄反倒不是重要影响因素;此外,雄性秃又称形态秃,临床上分为七期,例如两侧发角往后退使M型秃变得明显,头顶发量越来越稀疏让发漩范围变大成为O型秃,或是M型往后退、O型往前进,最后融合成为一个U型秃。

雄性秃是一个缓慢渐进的掉发过程,刚开始症状并不明显,但掉发特征和一般落发仍不同。蔡仁雨说,「一般突然大量掉发,可能与压力造成有关,雄性秃虽不是急性表现,从外观也很容易看出来,但倘若没有明显的M或O形态出现,却又觉得头发变细、发量捉起来变少的话,此时可以进一步利用毛发镜来诊断,当有20%毛发变细,就要留意大量毛囊有进入萎缩的征兆」,一般毛囊还没完全萎缩死亡前,积极治疗仍可获得改善,若拖到毛囊死亡才治疗,仅能接受植发才有效,而每个人掉发状况、先后顺序及严重程度不一,建议应先就医诊断,寻求专业皮肤科医师的帮助。

▲台北医学大学万芳医院皮肤科副教授暨蔡仁雨皮肤科诊所院长蔡仁雨。(图/医师提供)

▲有雄性秃也别灰心,经过诊断好好治疗的话,还是能生发恢复以往的茂密。(图/取自免费图库PAKUTASO)

逆转「秃」关键二:配合医师、持续治疗

针对雄性秃的治疗方式,目前主要有口服药物、外用生发水及植发手术 ,其中由医师诊断后开给的口服药治疗主要有两种成份,一种是上市多年的Finasteride,另一种是较新的Dutasteride,透过抑制5α还原酶,降低DHT浓度,避免雄性秃恶化。

蔡仁雨提到,治疗的第一原则是先停止落发情况,其个人临床经验是建议病患可依医嘱,先吃半年至一年口服药物,观察改善成效,一般而言,认真配合医师、持续治疗的话,通常3至6个月后会看到初步疗效,掉发减少、头发变粗变多,尤其对于头顶秃发改善程度较佳,由于雄性秃是一种终生慢性病,若要延缓掉发,减少变成严重秃头,建议配合医师持续治疗。

Finasteride、Dutasteride虽能治疗雄性秃,却有2~4%机率可能引起性欲减低、影响性功能等副作用,因此有些患者想生发却又抗拒。蔡仁雨认为不用太过担心之外,万一真的发生,一般而言,只要停药就会改善;或是先选择平均终端半衰期较短的(5~8小时),在停药后将能较快被人体代谢、降低血液中的药物浓度、让不适症状较快回复,反倒是药物在体内会经过肝脏代谢,对于肝功能不佳的人需特别留意。

逆转「秃」关键三:选择正规医疗

近期在大陆有一案例传出,一位雄性秃网友从网路购买「无根据的坊间偏方」,连续使用5个月后,不仅没长出新发,更惨的是原有头发都掉光,而产品后来也被验出早已过期。蔡仁雨分享在接触过上万名有掉发问题的患者里,其中不乏有寻求过坊间偏方、头皮护理保养、吃健康食品等方式,花了一大笔钱却没有多大效果,甚至导致头皮过敏、感染后,才来救助医师。其实雄性秃很容易就可以从外观诊断出来,一但有掉发困扰,最好是找合格的皮肤专科医师做正确诊断,才不会延误治疗黄金期。

参考资料:1、Ellis JA, Sinclair R, Harrap SB. Androgenetic alopecia: pathogenesis and potential for therapy. Expert Rev Mol Med. 2002;4(22):1-112、蔡仁雨, 蔡长祐, 台湾男性雄性秃之诊疗现况, 台湾医界, 2008, Vol.51, No.8 P.326~3303、台湾生发抗老化医学会_卫教资讯 http://www.tstam.org.tw/profile4-tchinese.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