右腹疼痛、肝指数狂飙! 小心是「胆结石」惹的祸
▲南投医院洪弘昌院长指出胆的位置。(图/卫福部南投医院提供)
中部一名年约35岁李姓女子,因为上腹疼痛,直到痛到冒冷汗、嘴唇发白,到卫生福利部南投医院肝胆肠胃科求诊,抽血检查发现李女肝指数高升,GPT超过正常值,医师透过腹部超音波检查发现李女胆结石,并引起急性肝炎及急性胆囊炎。照会外科医师以腹腔镜取出胆囊与胆结石后,肝指数也下降。
南投医院院长、肝胆肠胃科专家洪弘昌医师表示,随着国人饮食日渐西化等因素,胆结石是越来越常见的疾病。根据期刊研究,胆结石发生率有逐年增加之倾向,年龄亦有年轻化的趋势。因为肝与胆的关系密切,肝脏制造分泌胆汁,经胆管送至胆囊暂时储存,再送至十二指肠吸收消化。若胆结石阻塞在胆囊出口或胆道,可能会引起胆囊炎、胆道炎或并发急性肝炎等肝功能异常。
洪弘昌指出大多数初期或较小颗的胆结石患者没有明显的症状,而一旦开始出现不适的症状,患者多半有右上腹疼痛、上腹部饱胀感或闷痛感、时而打嗝恶心呕吐等症状,甚至进一步疼痛到后背或后肩,这种突然的剧痛往往令患者无法忍受,紧急至急诊就医缓解和接受进一步治疗。
外科主任李博彰表示,运用腹腔镜进行「胆囊微创切除手术」,相对于传统手术具有较低的死亡率,并可缩短住院时间、减少组织伤害。胆囊切除并不会影响身体主要维生系统的运作,伤口愈合后,日常行动及作息如同一般人,并不会有太大差异。但由于胆汁主要消化油脂类的食物,所以胆囊切除后的饮食必须以清淡为主,建议采取低油脂、低胆固醇的饮食,民众可进一步咨询医师及营养师,依据每个人的身体状况,获得量身订做的实用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