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儿生活/孩子的成长“坏”习惯,该制止吗?
孩子这样做就是坏习惯吗?什么是坏习惯?这些行为是否只是从大人角度来看是坏习惯,但对于孩子来说又不一样了?如何定义这些行为是否为坏习惯?台安医院职能治疗师完昊纬指出,爸妈得先了解孩子的发展,再提供适当引导──这时候应该制止行为或转移注意,还是这只是过渡期,应该改变的是环境。因此,坏习惯的界定不是行为本身,而是根据年纪及出现此行为的适切度来判断。
行为1、乱咬东西大约2~3个月开始,宝宝就会出现吃手的动作。就宝宝的发展来说,这是非常重要的一环。对于新生儿而言,感觉最为敏锐的部分就是口腔,借由「吃」这个动作认识环境,而宝宝吃手是因为想要认识自己的手。此外。正值长牙齿阶段的宝宝,也会因为咬牙不适而容易想要咬东西。因此,2、3个月吃手,6、7个月吃脚,这些都是正常的,爸妈无须过于担心。直到2岁以前吃手都还是可以接受的范围,不需要强烈制止,只要做好适当的清洁即可。
3、4岁还吃手就要找原因孩子到多大还乱咬东西、吃手指可能不太恰当?完昊纬职能治疗师表示,基本上,如果孩子到了3、4岁还是有持续乱咬东西或吃手的行为,就要特别注意。此时,爸妈应该了解是否有其他因素造成乱咬动作。(1)与生理有关:可能感觉手指痛痛的、有皮屑,协助孩子排除这些生理问题。(2)与焦虑有关:观察与了解孩子的焦虑源,协助避开焦虑源,或是帮助孩子拥有成功经验。像有些孩子是因为搬家,环境改变、适应不良而感到不安;或是对于即将来临的毕业典礼,必须上台表演这件事十分紧张而有吃手动作。(3)吸引注意力:当孩子咬手指,爸妈就会突然冲过来阻止,因此为了吸引爸妈注意,孩子有可能频频咬手指。当孩子吃手时,爸妈可以请他帮忙拿东西或与他一起玩需要双手一起动作的游戏(像是剪纸或是玩黏土),而不要一直强调不可以吃手。
行为2、乱扔东西当宝宝认识自己的手之后,就会往外延伸控制自己的身体。利用丢东西的动作认识身体,且从丢东西的经验之中了解自己的力道以及对于距离的感受。成长发展都有其阶段性,在2岁之前,完昊纬职能治疗师会建议给予孩子丢东西的练习机会。如果爸妈不喜欢孩子乱丢东西,就转换成可以接受的方式,像是站在不同远近高低的地方,让孩子把球丢进篮子里。
采访撰文/陈萱苹咨询/台安医院职能治疗师完昊纬摄影/SuperCute宝宝/亲子写真专业摄影梳化/Amber演出/baby:陈可蓉
*完整文章内容请参考:【育儿生活】2016年10月号。http://www.mababy.com/newkm/*【育儿生活】官方网站。http://www.mabab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