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见杂志/让我们一起来反弹  台湾凭什么再赢

企画/编辑部 撰文/高宜凡 责任编辑/温怡玲、刘宗翰 责任美编/杜军仪、刘丽坚、张侨耘

最近台湾出现一波鼓励创业的声浪,政府也陆续推出许多相关政策,呼吁年轻人投入创业,并认为创业是突围「闷经济」的最佳解决方案。

然而,创业的失败率极高,是不争的事实;年轻人寻求安身立命的方式,也不再只有打造事业、赚钱单一选项;台湾产业结构正在转变,代工制造思惟被迫退场,接下来的发展方向在哪里,也是产业界费尽思量的挑战与转机。

在这样的时间点,创业真能让台湾再创经济奇迹?应该怎么做才能让台湾再赢一次?台湾人想创业吗?创业只需要坚持热情理想就能成功?还是有哪些不为人知的坎坷心酸?

《远见》多年来关注台湾社会与产业发展,从《新台湾之光100》开始,到《看见台湾进步100》《年轻人凭什么赢》,连续三年都深入台湾各个角落,报导最受关注的议题,并引发社会极大共鸣。

2013年,特别推出《台湾凭什么再赢》专题,完整剖析台湾创业环境现况,除了创业家们在不同产业深耕的故事之外,还特别邀请多位「创业教练」提供具体建议。期望透过本次报导,让创业不再只是稍纵即逝的烟火秀,而能成为台湾再赢的强心针!

台湾产业现况扫描 森林里只有那几棵神木、没有小树苗

7月上旬、闷热难耐的炎夏气温,跟此刻台湾苦闷的经济氛围不遑多让。

在一场提倡国际投资的研讨会上,听完学者专家和政府官员行礼如仪的场面话,一位台下民众忍不住发言提问:「我们这些PC下游的中小企业,以前跟着大厂到处跑,愈跑愈远、毛利却愈做愈低,请问我们这些人以后该怎么办?台湾经济是不是走到死局了?」

的确,过去几年来,台湾引以为傲的电子代工业和传统制造业,都遇到难以跨越的瓶颈,落入低毛利、难以升级的困境

之初创投创办人林之晨焦急地说,台湾再不赶紧投入未来的成长领域,恐怕会沦为下一个日本,只剩停滞的经济成长率与不断萎缩的内需市场

「森林里不能只有那几棵神木,没有其他小树苗长出来,再这样闷下去,台湾会闷出病的,」政大创新与创造力中心主任温肇东也忧心忡忡地说。

时间往前推一个月,来到凤凰花开的毕业季,位于台北市中心的台北科技大学里,有三间技职院校宣布结盟,想把锁在学校里的创意能量,转为实质的商机与新创事业。

台北科大、云林科大、高雄第一科大联合成立「创新创业大学联盟」,将一起推动育成,开放学生跨校选修,轮流举办研讨会及创业竞赛,带动校园创业风气。

当天担任见证人的教育部技职司长李彦仪观察,除了教育部发起的知识产业化政策,近年来包括行政院、经济部、国科会等部会,都纷纷启动创业推动计划,「但创业需要跨领域的资源!」

她希望这次三校结盟,只是资源整合与共享的起点,往后各校、各部会、跟民间企业,都可以有类似的合作。

不改变思惟 如何创造新价值?

台北科大校长姚立德有感而发地说,台湾引以为傲的产业龙头,纷纷陷入「毛三到四」(毛利仅3~4%)的低利润困境,此时最需要年轻人提供源源不绝的创业能量,带动产业新陈代谢。

愈来愈多产官学界有志之士呼吁,台湾想摆脱代工宿命与低薪格局、想摆脱年轻人高失业率的困境,需要更多「创业」行动。

创业,除了真正创造新公司外,温肇东也强调,具有创业精神的人不一定非得白手起家或开创公司,只要能在日常工作中发挥「Game Changer」的思惟,用新方法解决旧问题,就足以提升产业格局、创造新价值。

他观察,以往台湾代工业者善于服务品牌买主,被训练出成本控管、生产效率、规模经济等能力,忙着解决客户交办的问题,「但是现在只会解题赚不了多少钱,还要会问问题才行!」古人说的「学问」一词,就是教人要好奇、解构问题。而创业,便是自己定义问题,从风险中发掘机会的过程。

学术定义上,创业代表可预见市场的视野力、整合资源的领导力、以及承受风险的受挫力。经济大师熊彼得曾指出,「创新」是带动国家经济最重要的驱动力,而「创业精神」就是引发创新的关键。

台湾创业精神日渐消退

其实创业精神,就是你我引以为傲的台湾精神。

400多年来,台湾是政治难民与经济移民的后代,先贤们一无所有地前来垦荒,勇敢地渡海涉险,探索未知领域,让台湾变成冒险家的天堂

过去半个世纪,学历不高、也不太会英语的台湾人,勇敢地拎着007皮箱,到海外打天下、做全世界的生意,缔造举世瞩目的经济奇迹。

翻开洛桑国际管理学院(IMD)2012年「世界竞争力报告」,台湾在「创业家精神」这项指标仍高居全球首位。另一份全球创业精神暨发展指数(GEDI),台湾也名列世界第11,表现高居亚洲各国之冠。

从「中小企业白皮书」更看出,2011年全台中小企业多达127.9万家,占全体企业数量97.6%,雇用近八成的就业人数。几乎每18个台湾人里,就有一个拥有「老板」头衔

今天,台湾人自豪的打拚精神与硬颈态度,都源自几百年来的累积与遗传。冒险犯难的行动力、从无到有的创造力,曾是我们的骄傲。

然而,如同陷入停滞的经济成长曲线,这几年,台湾人的创业精神逐渐改变,甚至有消退迹象。从官方资料看,台湾的创业高峰期似乎过去了。

进入21世纪后,每年新设的中小企业家数,很难跨越10万家的门槛,占全体中小企业比重,更一路跌破8%。

创业以内需、替代性就业居多

除了创业数量不再成长,缺乏外销的国际竞争力,则是另一个大问题。

检视15年来的中小企业销售数据,外销占比一路从近二成水准,降至近年的15%以下。同一时间,中小企业占全体企业的外销产值比重,更足足跌了10个百分点。

也就是说,现在成立的中小企业,超过85%业绩都来自国内,愈来愈飞不出国门,自家人先在内需市场打成一片。如同困在鱼网里的小沙蟹,还没破网而出就彼此残杀。

观察2011年的中小企业类型,「批发零售」跟「餐饮住宿」两者合计便超过77万家,几占整体六成,属于「制造业」的仅有一成出头(13.5万家)。

诚然,创业偏好与市场路线并无对错之分,但太依赖内需市场,缺乏外销竞争力的新创事业,往往也熬不过几年一轮的经济风暴,容易一吹就倒。

这种情形,跟近年盛行的连锁加盟风潮如出一辙。从创业精神的学术定义来看,纯粹复制、照抄既有模式的「低门槛」或「懒人」创业手法,其实并不算真正的创业行为。

「那种不叫创业,只是失业者的替代就业而已!」一位学者直陈,政府不能自满于灌水的创业数据或外部排名,误以为台湾的创业之火,依旧烧得旺盛。

不只实质数据陷入停滞,观察无形的创业精神与动力,结果更令人担忧。

警讯!产业缺乏能量与活力

创业处于「U型谷底」,恐步日本后尘

根据目前全球最具规模的创业研究、调查全世界59个主要经济体的「全球创业观察」(GEM)调查,发现台湾正处于创业发展趋势的「U型谷底」。

这份研究是把国民购买力(PPP)跟早期创业指数(TEA Index)当成X轴跟Y轴,座标愈偏右上角,愈能被视为「高所得、又高创业的」典范,包括瑞士、荷兰、北欧五国等欧洲小国,都是属于「高所得又高创业」的典范。

至于台湾,目前则落于购买力中上、创业力尚可的U形曲线下端,距离最底部的日本、义大利不远,都是所得已不低、却缺乏创业能量的国家。

温肇东提醒,长年落于U型谷底的日本,台湾必须引以为鉴。日本全国前百大企业,几乎都是二次大战后成立的老面孔,近30年来看不到什么年轻面孔,经济缺乏活力

事实上,这也是许多国家都曾遭遇的转型阵痛期。当国民所得低、社会百废待举时,会以「需求型」创业居多,也就是U型创业图的左端高点。因为社会上没有太多工作机会、大家都吃不饱穿不暖,许多白手起家的第一代创业家,都在这种时代背景下发迹、致富。

而当经济逐步成长、大企业变多、创造出大量职缺后,创业会逐渐被「稳定就业」取代。这时,创业行为就必须转向「机会」跟「创新」,用创意的商业模式和先进技术,驱动下一波经济成长。例如瑞士、北欧在研发和科技提升下,年轻人会想放弃安逸工作,选择创业,追求自我成长与完成梦想。

只求安稳 社会陷入「甜蜜陷阱

照理说,台湾应该要从左端温饱型转型摆荡到右端创新型创业才行,却一直在U型底部徘徊。

这份调查符合了目前的台湾状况。生于富裕条件的年轻人,多数不再视创业为人生志向,反而选择以稳定就业为优先,多数人都争想挤进公部门,或名气响亮、待遇稳定的大企业,选择对人生打「安全牌」!

求安稳没什么错,事实上,教育程度最高、知识最丰富的新生代,的确更懂得判断风险与机会成本,知道创业得付出的代价与失败机率。

不过,假如所有人都只求安稳、不肯冒险,就会使社会陷入过度安逸的「甜蜜陷阱」。特别是,原本最适合创业、最该扮演改革者的人,更不能沈溺于此。

另外,执行「全球创业观察」台湾区调查的屏东科大管理学院助理教授谢如梅发现,台湾早期创业人口中,只有10.6%拥有硕士以上学历,显示创业意愿并未与学历成正比。

一位大学教授很有切身感受,有位拿到科技管理硕士的学生,出社会的志愿竟然是开面包店,跟所学完全无关,「因为他觉得自己没有资源,去科技领域创业不可能成功,」他无奈地说。

年轻人没有那么想改变世界

另一位常带队出国参赛的教授更发现,近年来台湾学生的创业点子多半是来自生活的有趣服务或酷炫的技术。可是一到国际赛场,跟其他国家企图解决气候变迁、解救贫穷等愿景的创意团队相比,就显得缺乏影响力。「讲白一点,我们的年轻人没有那么想改变世界!」他苦笑。

主掌「意蓝」跟「龙卷风」两家科技公司的杨立伟,今年不到40岁,学生时代就创业,堪称台湾史上第一批「学生CEO」。他笑说:「从研一开始,我的头衔就是『负责人』,没被别人雇用过。」

2000年网路泡沫破灭后,不少学生CEO接连垮台,杨立伟却不断带领公司转型,创业14年来商业模式已经过五次大调整,从B2C服务、B2B商用软体、搜寻引擎到云端应用,让公司生存至今。

得过全球程式竞赛冠军的他,从小就用电脑专长赚外快。1996年帮大考中心设计落点预测系统,当届考生约12万人,3天便缔造破10万使用人次,害得实验室主机不断当机,让他惊觉网路的力量。「原来有种科技可以改变人们的生活!」感受到大趋势的他便立志创业。

微创业可以当起点 不能当终点

近几年来,杨立伟在台大商研所教书,常受邀担任创业比赛评审及学生团队辅导业师。他发现,台湾年轻人目前的创业倾向是走生活服务或娱乐产品,偏向个人的「小确幸」与嗜好,对事业「规模」的期待不大。「『微创业』可以当起点;但不能当终点!」他提醒,生意、事业、跟产业,三者是完全不同的格局。

以意蓝科技为例,不少创业伙伴都有进外商的条件,年薪能轻易破百万,「如果大家一起创业的成果,还不如每个人就业的薪资,那不如不创业!」

如同近来引起热烈讨论的漫画《进击的巨人》,深刻反映了日本举国过度安逸、不愿冒险的抑郁气氛。然而,也有不少不愿一辈子安逸、不愿被当成家畜一样饲养的野性分子存在。

这批人是不安于室的,不想乖乖走前人设定好的道路、不愿甘于平凡,就有机会成为未来的王永庆、郭台铭那样的制造业天王,或是更多的戴胜益、张明正等软实力典范。

现在台湾必须做的,就是给新生代更多的尝试空间与风险支持,帮助他们勇敢站起来、走出来、把国家扛起来。

寻找创业小巨人 台湾才能再赢

该是重新唤回台湾人「野性」基因的时候了。或许真正适合创业的,只有5~10%的精英与狂人,但那些疯狂的梦想家们,却足以改变台湾的未来。

如果你是上班族,请发挥创业家的学习力与广阔视野,在工作中逐步累积各项技能,试着寻找改变产业未来的可能性与创业机会。

如果你已届事业有成、衣食无虞,应该担任创业导师的角色,把经验跟资源传承下去,协助缩短年轻人的摸索期。

如果你是资源及政策的制定者,请解除不必要的法令限制,提供台湾一个更友善的创业环境与社会氛围,让台湾再次成为冒险家的逐梦天堂。

诚如台湾并购与私募股权协会理事长黄齐元所说,台湾经济已经到了必须重开机(reset)的时候,「现在大家都得归零、重新思考。」

而创业,就是从零开始的最佳起点。我们必须只有鼓动新创业,「寻找台湾创业小巨人」,这正是「台湾凭什么再赢」的关键。

本文摘自远见杂志8月号;更多文章请上远见杂志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