圆山饭店董座李建荣 少年考场失意 辩论场上一鸣惊人

圆山饭店董事长李建荣在他最爱的圆山红色外廊,笑谈少年往事。(图/记者周宸亘摄)

资深主编詹婉玲/专访

现任圆山大饭店董事长李建荣,口条分明,字正腔圆,初识者一定以为他是外省籍,其实他是道道地地客家人。李建荣出生在桃园新屋乡下,祖父是佃农,奶奶总爱喊爷爷是「长工」,因为政府实施耕者有其田,家里才分到几分地。从小在三代同堂三合院长大,印象中除了帮忙农作,当其他的表兄堂妹都在晒谷场打球、玩乐时,他最喜欢的嗜好竟然是看报纸,而且还是中国时报的前身─征信新闻报。曾经当过广播人的李建荣,以其磁性的嗓音悠悠的诉说着:「客家人的国语其实是有一种特殊的腔调,很感谢我的国小老师曾现鑫老师,不厌其烦的纠正我的咬字及发音,这也造就我从小就是朗读比赛常客小学五年级的在校生欢送词,六年级的毕业生致答词,都是由我一手包办。」除了声音好听,李建荣在学生时期就很关心时事,每次的时事测验都考最高分,念国中时,正巧遇到我国退出联合国事件,让他对政治新闻更趋敏感,也埋下后来跑政治新闻的种子。

小学、国中在校都很出色,功课也不错的李建荣,人生第一个挫折是高中联考。参加新竹地区联招的他,以一分之差,没有考上第一志愿新竹高中,不愿屈居第二志愿就学的他,毅然决定重考。那一年,李建荣忍辱负重到台北补习班补习,开拓了不同的视野,第二年参加台北区公立高中联招,考取当年的男生第三志愿成功高中,也开启他崭新的一页。

▲李建荣的求学生涯一波三折,所以他勉励年轻人不要怕失败,只要从中求取经验教训,肯努力就会成功。(图/记者周宸亘摄)

李建荣说:「在成功高中时期,是影响我最深的一个阶段。我从高一就当班代,代表班上参加各种演讲比赛;在社团方面,高二下被推选为辩论社社长,校内校外到处征战,当时的指导老师黄玉、以及师范大学辩论队的队员,都给我很多宝贵的演练及经验。我常常一个人带着旧式录音机,到全省许多辩论场合录下冠亚军赛,带回来给辩论社的同学观摩及学习。当时民进党还被称为党外人士,很多辩论社的老师都会带着我们去听街头演讲,令我印众深刻。」

领导能力很强的李建荣,在高三时承办了台北市第一届高中辩论赛,几乎每周都跑到政治大学社会资料中心,搜集全台湾所有硕士的研究论文,作为辩论时的素材及参考。那年的辩论比赛建中、附中都没入前四强,冠亚军之争是由成功高中与再兴中学竞逐。身经百战的李建荣在这样的磨练下,一点一滴的累积临场的反应及机智,但也因花了太多时间在辩论社,第一年的大学联考,李建荣又落榜了。

相信大部份的人都认为李建荣天生就是人生胜利组,却鲜少人知道他曾经在升学路上落榜两次。李建荣说,考试不能定江山,年少的失败也不必太在意,最重要的是从失败中学习,并且勇敢的站起来。重考一年后,李建荣考上文化大学新闻系,因为有高中社团丰富的经历,他的大学四年更是多采多姿。

▲李建荣在圆山饭店走廊抱着福灯,表示有许多客人喜欢摸福灯,祈求好运福气。(图/记者周宸亘摄)

李建荣记得大一的实习记者会,系主任总是邀请各行各业的名人担任受访者,如警政署长部会首长,甚至当年叱咤歌坛的艺人崔苔菁等,深知「善问者撞钟小扣小鸣大扣大鸣」的李建荣,表现相当亮眼,一直扮演最重要发问的角色,让老师们印象深刻,觉得他是很积极的学生。大二时李建荣担任文化一周采访主任,学校规定一周要交2-3篇稿子,他就一定要交4-6篇,总之就是要比别人辛苦及付出加倍的努力。

大三暑假时,李建荣至中国时报担任实习记者,当时有很多人争着要跑立法院新闻,他当着时任中时采访主任的余范英面前,把文化一周所有的剪报,以及立法院的议事规则念了一遍,只说了一句「我已经准备好了!」,就让余范英决定录用他。

回顾少年时期的颠簸,李建荣勉励年轻朋友们,英雄不怕出身低,他也是一路跌跌撞撞,一路摸索人生的方向。只要不认输,老天一定会给你一个机会。但在机会来临之前,最重要的是要不断的充电,提升自己的实力,才能承接机会的考验。

▲回顾所来径,李建荣凝视远方,心中应有许多感触。(图/记者周宸亘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