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最难翻身的市场再起!小米重返手机三哥关键
身为中国品牌进入印度的「第一人」,小米自从3年前夺下市占率第1后,迄今依旧维持霸主地位。(图片来源/Dreamstime、商业周刊提供)
这是一个自我颠覆后,让品牌低谷回升的故事。
11月24日,小米发布第3季财报,包含单季营收、手机出货量、海外收入在内等15个数值,统统创下历史新高;而不到1个月前,其创办人雷军,更在微博引用研调机构IDC数据,宣布小米暌违6年夺回全球手机市占第3名。
今年疫情肆虐,重创全球手机出货量,第3季,前5大品牌就有两个衰退,但小米却逆势成长42%;更不要说,在一旦被打败就难「翻身」的手机市场,它从4年前出货量跌逾2成,被华为、Oppo、Vivo等品牌挤出全球前5,今年,竟有机会挑战全球手机「二哥」位置。
到底小米这些年做了什么?
从很挤的中国转到印度
它的第一步,是愿意将眼光,从过去成功的市场挪移开。
起初小米的窜红,是受惠高达4亿支手机需求的母市场——中国,但其后,随着投入者越来越多,引发「洗牌」效应。第一波窜起的中国品牌,多数不是退出、就是再也回不去前5大,外界一度认为小米的命运也就如此。
「印度,是小米再起的第1个关键字,」台经院分析师邱昰芳指出,2014年,雷军下一个重大决策,决定从越来越「挤」的中国市场,跨到当时还没有中国品牌「敢」去的印度。
做为陌生市场的拓荒者,小米印度分公司第一号员工马努库马尔回忆,当年小米在该国毫无知名度,「很多同意加入小米的人后来就不来了,因为他们家人会问『小米是什么?』」
好不容易靠着高性价比站稳脚步,挑战又来了。为了能快速供货、同时省下进口关税,雷军拍板,启动在地制造,「但是,我们去找代工厂来设厂,他们不愿意,说印度没有合格的零件厂,而当我们去找零件厂,又被说印度没有够大的代工厂,」马努库马尔在一次访谈中指出。
这个「鸡生蛋、蛋生鸡」困境,一度要让印度制造计划告吹。后来,小米选择先敲定「母鸡」——鸿海重启印度产线,接着,再鼓吹零组件厂前进设厂。目前,小米在印度销售的手机,已有逾9成5是在地生产、6成5零组件在地采购。
这让小米有更好的成本竞争力,能用更低的价格抢市,2017年,小米正式超越三星,成为印度第一大手机品牌,且迄今依旧,当年与小米同时布局印度的宏达电、华硕,却连前20名都排不上;虽然,印度市场平均单价低,也让它为此付出代价,毛利率一度掉到仅有4%,比它的代工厂鸿海还低。
舍过去成功拚实体店
在欧狂开店,海外营收过半
就在成为印度手机「一哥」的同一年,小米启动了欧洲市场的转进策略,这一役,雷军则颠覆了他赖以起家的通路策略——电商。
这一课其实是来自中国市场的省思。当年小米在中国被后进者「超车」,便是因Oppo、Vivo等品牌擅长实体通路,「他们几乎从(中国)四、五线城市的通讯行,从乡村包围城市,侵蚀小米的市占率,」台湾IDC研究副总监严兰欣指出。
在欧洲,由于消费者习于在实体通路购物,因此譬如在英国,该品牌就与当地的电信业者「三电信」合作,同时,它更在欧洲各国广设实体旗舰店「小米之家」。相较于对手Oppo与Vivo,直到去年才往欧洲布局,目前该品牌光在俄罗斯和西班牙,就设了190家专卖店,接近小米之家在中国数量的1/3。
事实上,过去4年来,小米在全球都同步强化实体通路布局。据IDC调查,该品牌五年前只有2成多的手机透过实体通路销售,但到今年,已攀升到4成4。
不过,这也让它付出代价。实体店面的成本,加上通路商的补贴费用,让小米的营业利益率,从一度接近11%,腰斩至去年的5.7%,甚至有一年连1%都不到,导致公司股价与市值,一度缩水至2018年挂牌时的一半。
但,随之而来的果实,是「国际化」。小米转进欧洲以来,海外市场营收占比,从3年前的28%、翻至今年第3季的55%,也正因它在欧洲布局较Oppo、Vivo早,让华为被美国制裁后,小米得以接手华为遗留的市场,带来新一波成长。
手机,是科技业中被公认最难起死回生的战场,小米的再起说明了,一个企业深陷低潮时,如果越能「告别」过去成功的自己,才有迎来再起的机会,这是习惯在熟悉的战场打仗的台湾品牌,值得深思的一课。
《商业周刊172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