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晏民专栏-停滞性通膨 重现机率不高

20世纪70年代爆发的「两次石油危机」对全球经济产生深远的影响。「两次石油危机」后,全球原油价格从1970年初的每桶1.2美元,上升至1979年底的近40美元,十年间累计涨幅高达32倍,由此造成当时全球的大通膨。两次石油危机期间除了造成严重的通膨之外,由于生产要素价格短时间内成倍暴涨,使得经济秩序出现紊乱,1973年到1974年、1979年到1980年,资本主义国家普遍都出现较为严重的经济衰退。物价大幅上涨、经济增速下降,这种经济环境组合被称作为停滞性通膨。

同时市场很容易把70年代的「石油危机」和「大通膨」完全相连起来,认为是「石油危机」造成了当时的「大通膨」。实际上,仔细回顾这段经济史,会发现「石油危机」并不是70年代全球「大通膨」的决定性因素,当时是先有了持续通膨之后,才发生了「石油危机」,「石油危机」在这个过程中只是扮演一个放大器的角色。

当时美国的通膨问题是从1965年左右即开始出现。1964年1月,美国总统约翰逊提出「伟大社会」(Great Societies)施政目标,并把大规模赤字财政做为经常性政策。与此同时,1965年越南战争扩大,美军直接参战,因此从1965年开始,美国政府财政支出占GDP的比重不断上升。

与财政刺激不断扩大对应的是,美国的CPI增速也是从1965年开始进入上行趋势,并突破了此前2%的长期震荡上限。

到1969年末,美国的CPI增速已达近6%,通膨在60年代末期,已成为当时美国社会关注的重要经济问题。总而言之,我们认为,总需求失控应是70年代能源价格涨上去以后,下不来的内在原因,做为供给端冲击的两次石油危机,只是外在的催化剂。如果没有总需求失控这个内在原因,70年代的两次石油危机,并不一定会造成后续的全球性大通膨。70年代之所以会出现总需求失控背后的远因应是第一批「婴儿潮」出生的孩子开始逐渐长大,青年人口占比开始出现大幅攀升,加上政府赤字预算扩大则加剧失控的近因。

回到当下,本次通膨的持续性虽比预期来得长,大部分原因仍是来自疫情所导致的供应链生产瓶颈调整过长所致,预估待各国疫情逐步受控下,通膨将会伴随生产瓶颈改善而舒缓,这个时间点预计最快在年底,最慢于2022年上半年即会发生。

国际能源商品价格近期大幅上涨,原因主要来自地缘政治、短期供需失衡、人为的炒作等,皆是可控的风险。而现阶段因经济解封带来的报复性需求,距离70年代之总需求失控情境尚远,应毋须担忧停滞性通膨的再现。若以未来一到两年的角度来看,通膨若要往螺旋般上升的方向迈进,必须先要看到充分就业的发生,我们预期这应是2022年底或2023年才需开始关注的议题。

尽管预期本次通膨应将于2022年上半年降温,短期而言,通膨的预期心理容易带来股市的类股轮动,科技股、消费股以及转嫁能力较差的中下游供应链将承压,而金融、能源、原物料、资产等类股将容易见到避险资金的买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