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晏民专栏-谈生产力循环下的股市契机

20世纪以来美国共历经四轮的生产力循环,目前正处于2010年以来并由互联网革命主导的第四轮生产力循环,在这段期间不仅见证到标普500指数大涨6倍以上,更见到互联网平台指标企业FAANGM(尖牙股)大涨160倍以上,而生成式AI的落地将很有可能延续2010年以来的生产力循环,并支撑美股与AI指标企业长期基本面维持上升趋势。若投资人没有参与到FAANGM(尖牙股)过去10多年以来创造的优渥报酬,或许AI指标个股将是下一次淘金机会所在。

第一轮生产力循环发生在19世纪末和20世纪初,随着工业化的兴起,美国经历一段高速增长的时期。当时新兴的工业部门如石油、钢铁和电力开始崛起,并引领一系列的技术革新和生产力提升;这一轮生产力循环推动美国经济的快速增长,也促使股市迎来一波大规模的上涨。但这一轮的繁荣并未持续太久,美国经济在20世纪20年代末和30年代初遭遇大萧条。经济的衰退和股市的崩溃使得生产力循环进入第二轮的转折点。

第二轮生产力循环发生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战后重建时期。美国政府积极推动基础设施建设、教育体系改革以及科技研发等领域,尤其当时美国汽车业的蓬勃发展更使经济恢复活力并提升生产效率。这一轮的生产力循环带动美国经济的快速增长,并在20世纪50年代和60年代迎来经济繁荣和股市的快速上涨。但这一轮的生产力循环也面临挑战,包括1970年代的石油危机和通胀压力。美国经济陷入停滞期,股市也进入长期下跌阶段。

第三轮生产力循环发生在20世纪80年代和90年代,随着资讯技术的迅猛发展和互联网的兴起,美国再次迎来一轮生产力的提升。计算机、网路和软体等领域的创新推动经济的快速增长,并引领一场数字革命。这一轮的生产力循环也带来股市的爆发性成长,投资者对于新兴科技行业的高度期待和投资活跃推动股市的上涨。但2000年的互联网泡沫破裂和2001年的911恐怖袭击对经济和股市造成重大冲击,使得生产力循环进入第四轮的转折点。

第四轮生产力循环具体开始时间虽无明确界定,但2010年以来随着人工智慧、大数据、物联网等领域的快速发展,美国不仅发展出富可敌国的FAANGM(尖牙股),更带动经济迎来生产力的提升。如今再度见到类似1970年代通胀压力所导致美国经济放缓的阴影,惟生成式AI推出所带来经济生产力的提升将很有可能减缓经济陷入衰退的压力。

然而也必须体认到,生产力循环虽可延续10~20年以上,但期间也并非一帆风顺,经济和股市都存在着循环和波动。投资者应谨慎评估风险和回报,适应经济变化和市场条件,以更好地应对生产力循环的变化。

AI的指标企业NVIDIA现阶段的预估本益比已达40~50倍,但回顾引领第三轮生产力循环的指标企业Cisco、Dell、Microsoft却在当时分别创造出100倍、57倍、51倍的本益比,意味NVIDIA的大涨并非特例。而台股也有非常多受惠AI趋势的供应链,如IC设计服务的30倍、云端/资料中心的20倍、晶圆代工龙头的16倍、伺服器组装厂的13倍,评价相对平易近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