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知识+人文素养 阳明「跨领域」教育生医人才

▲面对生医产业的未来趋势发展,「跨领域能力是新生代生医人才应具备的必要竞争条件。(图/阳明大学提供,以下同)

记者洪菱鞠/台北报导

生技医药产业发展看俏,不论在创新药品、医材研发、医管服务等方面,在人口老化与慢性疾病等各项因素影响下,为产业衍生无限商机,同时带动专业人才的需求,根据生物经济发展方案规划,台湾生医相关医疗总产值目标在2020年提升至3兆元。生医人才成为抢手的未来新星,但除了要具有专业知识,更需拥有「跨领域」能力,才能应对未来趋势。

生技医药产业被誉为21世纪明星产业,要展开生医新蓝海,在教育培育上,新世代生医人才强调从单一知识走向跨领域发展,阳明大学校梁赓义表示,以前的教育观念停留在培养学生研究,但科技进步快速,现在的生医人才除了要顾好专业知识,还要培养和不同领域对话的能力,未来想走进企业的话,便能够充分了解产业界的需求,而不是无法衔接,呈现无知的状态。

▲阳明大学校长梁赓义认为,所谓的跨领域,牵涉范围很广,以高龄化为例,可分别从生物医学角度、卫生政策面、医疗器材工程面探讨,因此校方鼓励学生在大学时期学好专业知识之外,还可尽量接触不同领域的东西,培养跟不同领域对话的能力。为了培育生医领域的领导人才与科学家,阳明大学与中央研究院合作,从去年开始提出「新世代跨领域科学人才培育」计划,首创学士班大一大二不分系、医学系B组( 7 年取得硕士学位),以及物理治疗系6年学制。这一波崭新的课程改革,着重在「建立通识教育课程典范」、「建立基础科学教育典范」、「大一大二不分系的延缓分流」等3大项。

观察此一课程设计方案发现,面对未来复杂多变的社会,生医人才必须有扎实的基础科学训练与深厚的人文社会学科素养厘清问题并找出解决之道。因此,大一大二不分系的延缓分流,让学生可以在前两年打好基础,重新整理传统微积分、物理、化学、生物等课程内容与教法,等到大三时,再依据个人兴趣及未来规划,选择未来主修领域,分流至临床、科学研究或生技产业领域等校内的8个科系

▲阳明大学首创大一大二不分系,让学生可以适才适性发展,利用前两年稳扎稳打地学好基础,大三再投入心仪的生医科学领域中。

除此之外,阳明大学与中研院合作开设「人文讲座」通识课程,由35位中研院院士或研究员授课,议题涵括历史、经济、艺术等,例如有副院长王泛森亲授的《中国近现代思想史》、院士朱敬一开设的《现代经济学》,上课地点在中研院,让学生有机会感受顶尖学术研究机构的气氛,一方面培育人文素养,另一方面养成文理并进的思考模式。

梁赓义提到,由于这样创新的课程内容执行时间不算久,所以过程中充满不准确性,期间花了很多时间与家长、学生沟通,曾有一位念大一大二不分系的学生反应,「刚开始担心会被骗,但后来发现涉及课程还是不一样,上课规划的很扎实」,由于整个大环境在变,希望能以全人类教育方式培养生医领导人才,在大学时期把专业学成,并且愿意跟不同领域对话,未来进到研究所后,才能做更实质的贡献。

▲就读生科系的(左起)柳乃云、廖少旸、吴哲玮透过学习,除了加深本科专业知识,他们对于以人文社会为主的通识课挰,皆认为有助于提升自我涵养。

去年进入大一大二不分系、医学系B组及生科系的几位学生,在经过一年的课程学习后,多数感想认为「学校拥有好的研究环境,一年级时就能进入实验室学风相当自由。」、「教学方式强调思考比死背还重要,鼓励自我思考,主动理解原因、尝试推论找答案。」、「不分系的优势,不管之后投入医工医技等哪个领域,因为学过共同语言,对于其他领域可互相理解、好沟通。」、「多元的通识课程可以带来更多启发。」

就读大一大二不分系的李锡恩表示,他高中时从一类组跨到三类组,虽然对生物有兴趣,却没有太深入的知识,但系所安排的实验课程设计扎实,对于基本操作方式要求严格,就算自己原本是从社会组起家,却是可以快速融入学习。他也谈到,以后想进手术房当器材护理师,也想研究神经科学,对于未来规划还拿捏不定,「这就是为什么想选不分系的原因,因为我有这个权力去犹豫,有两年时间去决定我想做什么,最后做出选择。」

高中时对研究很有兴趣的黄昱洁,未来想走医学研究,她认为最理想的方式,是同时身兼医师和研究人员,因此选择进入医学系B组,而该系采7年学制,前两年需接受「跨领域生医人才培育」基础科学教育,再衔接原有医学系课程,修业后可同时取得医学士与硕士双学位。她表示,因为课程完整,所有基础科目都有学到,加上还有一些医学人文的课程,整体来说,学习过程很扎实,尤其学校鼓励大学生进入实验室,让她有信心跟动力继续做研究。生科系的吴哲玮提到,自己对于脑部神经递质方面很好奇,是之后想研究的方向,正好学校的研究领域专攻神经和脑科学,是该系所吸引他的地方。同样是生科系的廖少旸,以后想朝生态保育发展,他认为学校课程可同时学到理论、技术上的专业知识,接触层面更为广泛。

(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