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夯跨界!阳明大学X中研院 共创跨领域生医人才

阳明大学携手中研院培育新世代跨领域生医人才。(采访撰稿/记者黄棱涵摄影剪辑/记者谢婷婷

▲阳明大学携手中研院,培育新世代跨领域科学人才。(图/记者谢婷婷摄)

记者黄棱涵/采访报导

人文讲座」在台湾的高等教育中逐渐成为趋势,阳明大学更首开先例,自2014年起,与中研院携手推动一系列的人文通识课程,让学生得以用人文的角度去思考生医科学与人类社会关联性。日前,双方共同举办成果展,当学生谈起修读人文课程的心得时,言语中的雀跃感显露无疑,颠覆了大众对于生医领域学生的冰冷印象

「刚开始对于中研院的课没有太多想法,后来才借由讨论课体验到各领域在思维上的不同。」至今已修毕10门人文课程的医工系三年级学生王政宪有感地说,「因为助教大多来自不同专业,每一堂讨论课就像是透过不同的色片去审视周围的世界,当学到越多知识,就会越能感受到自己的渺小,但这样想法却成为我不断尝试、探索的动力。」

本身就非常喜欢思考、目前就读阳明大学医学系二年级的高家祥表示,小班制的讨论课会有很多人举手发言跟互相讨论,一般大堂课上很难有机会体验到这样的教学形态。「人文讲座给予我的影响或许不是立即的,但是它会留在我的生命历程中,变成一个终生可以运用素材。就现阶段来说,讨论课只是一个形式,最重要的是在沟通中激荡出更多元的观点。」

▲医工系三年级王政宪,修毕10门人文讲座课程,学习用不同的色片去审视周围的世界。(图/记者谢婷婷摄)

阳明大学与中研院携手推动「人文讲座」,提供经济历史科技艺术哲学伦理等六大领域的通识课程,以小班制的上课方式,打破传统教学模式,平均每15~16名学生就会有一名助教协助,充分掌握他们的学习状况,开办至今,成果丰硕,已完成36门课,总修课人数达1000名。

▲为了拉近教学者与学生的距离,由一名助教带领约15名学生进行讨论课。(图/阳明大学提供)

中央研究彭小妍研究员表示,将「人文讲座」教学场域移到充满学术气息的中研院,并在课程设计上采取「讲座授课」与「分组讨论」双轨并行的方式,不仅拉近教学者与学生的距离,也提供知识交流平台,在过程中鼓励学生走出自己的舒适圈,精进自我表达与沟通协调能力,使他们更能掌握社会脉动,让所学所见与世界接轨。

中央研究院研究员彭小妍,希望透过与阳明大学的合作课程抛砖引玉,将人文素养扎根大学教育。(图/记者谢婷婷摄)

医学教育为主的阳明大学,成为国内第一所与中研院合作人文课程的大学,担任人文与社会科学院院长郑凯元认为,阳明大学的学生有深厚的科学思维,中研院的人文教育加入后,在文学、历史、经济的领域都让学生视野扩充许多,并期许阳明的学生不只具备医学专业,更能将人文带进医疗领域,以一个温暖且能体恤他人的心,对社会和国家有更深远的贡献

▲阳明大学人文与社会科学院院长郑凯元,认为人文课程让学生在视野上扩充许多。(图/记者谢婷婷摄)

另外,郑院长也提到,阳明大学作为一个人文教育的推动者,希望吸引更多医学大学一同参与,预计从今年9月起,台北医学大学及国防医学院学生也会加入「人文讲座」,盼借此让生医领域的学生们进行更深厚的交流,为医疗产业注入人文的暖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