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过700年 金门西园盐场「复产」再现好风光
金门西园盐场在停产20年后,今天再见白盐成堆的好风光。(李金生摄)
已有700余年历史的西园盐场,留下乡亲和老兵许多回忆。(李金生摄)
金门县文化局举办「金玉良盐─创意设计竞赛」,唤起大家对老盐场的记忆。(李金生摄)
走过半个多世纪的西园盐场外观与风狮爷,看来十分古朴典雅。(李金生摄)
昔日制盐工具之一「小木拍」。(李金生摄)
金门县文化局长吕坤和(右)强调,打造西园盐场为观光新景点。(李金生摄)
至今已有700余年历史,20年前关场停产的金门西园盐场,在县文化局重新规画「复产」后,再见晶莹剔透的白盐,在今天湛蓝天空下,重现昔日卤水生波,盐粒成堆的滨海好风光,开采首日即吸引不少游客前去。
根据金门县志等地方文献记载,1100年前的五代梁国(907~918年)时,金门就有盐场,而管理浯洲(金门旧称)盐场事务的「浯洲场」则是金门最早的行政机关。坐落于金沙镇郊的西园盐场,则在元朝大德元年(1296)与另9埕同时开场征盐,是1座走过元、明、清、中华民国的老盐场。
其后,西园盐场再经日军修建和国军复建并收归公有,迄1978年设精盐加工厂,1984年因食盐生产过剩,再改辟为养殖池,后因不堪长期亏损,而在1995年7月1日关场,从此走入历史。
20年来,西园盐场旧时盐田映波,木桶戽水的好风情,一直是乡亲追怀的记忆,不少当年戍守金门的老战士,也携带家眷重游旧地,看到闲置废弃的空旷盐田,唏嘘不已。
前县长陈水在主政后期,县府曾有局部恢复生产,开辟观光盐田之议,但历经李炷烽、李沃士县长,始终未能付诸实现,如今在陈福海县长「一乡镇一特色」努力推动下,再见结晶盐在阳光下闪闪发亮的好风光,让当地乡亲十分兴奋。
县文化局长吕坤和表示,未来将再就盐田搭配旧建筑整建的「西园盐场文化馆」、西园风狮爷,以及西园传统聚落和周边环境,进行景观及绿美化工程,打造成1处旅游新景点,也借此保存历史文物,发挥展示、教育功能,并创造新的就业机会,活络地方发展生机。
另外,由于西园盐场生产的白盐品质优良,该局也特规画办理「金玉良盐─创意设计竞赛」,通过说故事唤起大家对西园好盐的记忆。即日起至8月12日征件,总奖金高达90万元。
吕坤和强调,西园盐场的设立与金门的开发史息息相关,未来也规画再恢复当年的盐田铁轨,让乡亲和游客再见运盐车缓缓通行的昔日风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