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分钟让野味现形!嘉义大学成功研发「快筛试纸检测」

▲查获违法猎捕山羌。(图/林务局提供)

记者许展溢台北报导

新型冠状病毒再度引发国人对滥食野味的关注,林务局今(13日)表示,委请嘉义大学研发快筛技术,在20分钟内便可精准检测标的肉品是否为野生动物及其种类,来在鉴定方法模组化后,便可正式投入现场运用,有效打击非法的商业性野生动物猎捕。

林务局表示,台湾在40年前也曾山产野味充斥都会与乡间餐厅食堂中不乏稀有野生动物肉品,经《野生动物保育法》颁布施行与政府民间多年共同努力,终于有效减缓野生动物的商业猎捕压力,目前除了原住民族依循传统惯习所进行之狩猎活动外,国人也逐渐不再嗜食非必要之野味。

林务局接着指出,但政府针对商业性的野生动物非法猎捕,仍然持续监控并不定期进行查察,而山产店或餐厅来源不明的疑似野生动物肉品,就是查缉重点

▲肉品鉴定-试纸。(图/林务局提供)

林务局提到,以往在进行违法贩售野生动物肉品查察时,常须携带贵重检测仪器,且由实验室专业人员耗费多时方能筛检出肉品来源物种时效不足,无法有效遏止不法。因此,这次委请嘉义大学研发快筛技术,于20分钟内便可精准检测标的肉品是否为野生动物及其种类,大幅提升时效且操作简易,未来在鉴定方法模组化后,便可正式投入现场运用,有效打击非法的商业性野生动物猎捕。

林务局表示,以往在山产店所查获肉品,除非留有部分皮毛、头、角、四肢等,否则难以目视鉴定其来源属何物种,多半仅能利用聚合酶链锁反应(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 PCR)之核酸扩增技术检测。惟该技术须带回实验室由专业人员操作,才可得知检测结果,过于耗时费力

▲野生动物肉品检测工具模组。(图/林务局提供)

为提升鉴定时效,有效打击犯罪,林务局说明,嘉义大学研究团队,就市面上较可能出现的野生动物肉品,如台湾野山羊、白鼻心、山羌、台湾猕猴穿山甲等为检测对象,以重组聚合酶扩增(recombinase polymerase amplification, RPA)技术,研发出专属试纸,搭配试剂并保持温度在37~42度间,于20分钟左右便可鉴定出来。嘉义大学团队并搭配试纸研发一组工具模组及操作程序,让第一线人员通过基本训练即可于现场实际操作快筛,经试验结果,成效非常好。为确认以上鉴定技术是否会出现伪阳性结果,团队亦曾混杂一般坊间食用肉品羊、鸡、猪、牛、兔、吴郭鱼鸵鸟鲑鱼等做测试结果显示均能准确筛检辨识。

▲盗猎取缔。(图/林务局提供)

林务局强调,非法买卖保育类野生动物产制品者,依野生动物保育法第35条及第40条规定,可处6月以上5年以下有期徒刑,得并科新台币30万元以上150万元以下罚金;未依法领得营业执照,以营利目的经营野生动物之加工买卖者,可依该法第36条及第49条规定,处新台币6万元以上30万元以下罚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