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都房市交易量惨崩4成 金店面想除锈只能靠...
台北市东区待租店面暴增,背后原因不只高租金,还包含消费习惯改变、店家转型升级不足等。(图/骆裕隆)
「金店面」,真的生锈了吗?
继江浙菜老店永福楼熄灯,包括潮牌服饰店极度干燥(superdry)、快时尚服饰店forever 21,都将相继结束台北东区门市的营运。越演越烈的关店潮,除显示街边店吸客效应正逐渐失灵,更说明长年被视为不败的金店面投资逻辑,如今正全面改写。
根据台湾房屋汇整的店面实价登录统计,相较2013年,六都全年店面成交超过4200余件、总成交金额达990亿元高峰;2018年,六都成交店面数仅剩2400余件、总成交金额同步跌至约546亿元,5年间价量跌幅分别高达45%、43%。
北市大安区待租量最大
询问度,从一楼转到二楼
这其中,买气最冷的重灾区,就是店面价值最高、过去奇货可居的台北市,5年来交易量萎缩幅度达60%,总成交金额跌幅更高达68%。知名投资客、也是北市仲介公会理事长黄文雄即坦言:「店面现在(市况)很难,周遭做投资的朋友过去几年几乎只有出手卖,没人买进过。」
不只卖不出去,越是在台北市蛋黄区的店面,更越是租不出去。
屋比房屋比价平台汇整截至今年2月中,全台网路待租店面的统计资料显示,全台网路店面待租量逼近1万2千5百间,相较于去年同期,多了约9.4%的店面租不出去。其中,东区所在的台北市大安区,更多达618间待租店面,正是目前待租量体最大的地区。
业界普遍认为,电商崛起、网路导流,弱化都会区店面集客效应,是蛋黄区金店面神话破灭最主要的原因。
美商ERA营运长许家源以自家店面为例指出,过去消费者买房会到巷口的房仲店头,开在好地点的店家,透过橱窗案件资讯便能吸引一定消费者停留。但现在,多数消费者购屋,特别是资讯化程度高的北部消费者,都会先上各大购屋网站搜寻物件,再直接拨电话找仲介询价或带看,承租一楼店面的效应自然远不如以往。
因此,在既不影响业绩又能降低租金,ERA已将多处店面从一楼转到二楼。
不只房仲店头,台湾房屋智库发言人张旭岚也指出,过去银行一直是店面租赁市场的大户,但从2年前开始,随着服务网路化,临柜业务减少,银行分行吹起整并风,对于承租一楼店面的明显缩手,也对店面市场造成冲击。
这种转往楼上或地下室的垂直化店面需求越来越明显。去年永庆房产趋势报告指出,非一楼店面成交占比自2015年来,有逐年攀升的趋势,2017年1月至2018年8月的交易占比已达9.6%。2018年中,王品集团以每坪突破5000元的租金行情,租下忠孝东路四段的二楼店面,便刷新东区二楼租金新高纪录。
尽管店面买气急冻,但开店承租的需求并没有消失,只是出现转移,其对应的也是金店面投资的新逻辑。
热点一:轨道商圈
多线交会的捷运站最保值
上海卫民不动产负责人蔡为民指出,中国电商对实体店面的冲击更大,因金店面业绩下滑,更有「一铺店养三代人,变成三代人养一铺店」的现象,即便如此,地铁站附近商圈店面,却因为有稳定通勤人潮带来相对好的消费力,仍是店面承租的人气产品,特别是越多线交会的地铁站商圈越受欢迎。
回头看台湾,有淡水信义线、松山新店线交会的中山站南西商圈店面,不仅迄今仍一店难求,承接力道强劲,根据当地房仲业者指出,南京西路上的20坪店面,近3年已经从月租金12万至22万元,涨到15万至30万元,是台北市极少数的店面交易热区之一。不过这种受到轨道经济加持的热门店面,仍须注意捷运网路发展的成熟度,目前只有大台北捷运沿线店面竞争力较强。
热点二:地标型
有大型广告看板,就有人气
瑞普莱坊市场研究部总监黄舒卫指出,具广告效应的地标型店面,是公认的另一种逆势抗跌产品。
如位于台北火车站商圈中的国光客运西站,因在屋顶架设了亚洲第一座巨型LED移动屏幕,吸引3M等跨国品牌客户抢曝光,1年额外多创造上千万元营收,大幅提升该物件的租金报酬率。这类地标型店面的广告效应,也让同样位于东区忠孝东路、敦化南路口的王道银行周边店面,成为当地高租金、客户承租意愿相对稳健的人气店面。
热点三:具自营组织社区
如永康商圈协会防恶性竞争
地产专家田大全指出,东区业者普遍处于孤军奋斗,无法团结出类似西门徒步区街区发展促进会、东门永康商圈发展协会等社区经营组织,进行类似百货、卖场的自主管理,也是店面竞争力弱化的原因。
以东门永康商圈发展协会为例,连店家的招牌大小都积极管理,加上永康牛肉面、鼎泰丰等特色店家为号召,不仅让该商圈进出门户的捷运东门站,去年出站旅客再创新高,突破9百万人次,还吸引国际精品品牌Gucci全球第六座艺术墙进驻当地。今年初,鼎泰丰更传出租下隔壁金石堂四层楼店面,准备再扩大经营。
房仲业者指出,在日本,传统店面之所以能抵抗电商的关键,就在于商店街组织的活跃,能有效避免同一个商圈内过多同性质店家的恶性竞争,同时营造出吸引游客的在地化特色,因此这类有社区经营组织的商圈店面,也会是相对抗跌的选择。
但,捷运人流多、商圈特色强的店面,也只是具有相对租金优势,若以中长线的投资逻辑,就不能不考虑人口结构的变数。
下个地雷区:
学校周边、新兴重划区
网路地产王总经理陈韵如指出,以学校型商圈店面为例,过去也被认定是不败的金店面,但如今这类店面不只有电商冲击,还有少子化造成学生越来越少的课题要面对,虽不至于完全没需求,但租金逐年走跌,其转型考验也比其他店面更大。
另外,新兴重划区内的店面,由于原本就属于商圈发展还不成熟的次级产品,一旦受到房市景气翻转拖累,将会让商圈更难成形,也是短期内还不适合进场布局的产品。
虽然短期内店面投资买气低迷,投资价值尚未浮现,但蔡为民也指出,中国从去年开始,出现网路导流消费者到实体店面的「虚转实」趋势,一旦线下零售模式找到新出路,仍有机会再度带动店面投资热。
※本文刊登于《商业周刊》1636期,由商业周刊授权刊载,未经同意禁止转载。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