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内不攘外 重返执政绊脚石
近年来的民进党有个特征,就是把「茶壶里的胜利」视为一切,以为赢了同志就能得天下。○七年的谢长廷如此,一一年的蔡英文如此,现在的苏贞昌更是如此。苏贞昌接任党主席后虽专注安内,却忽略攘外,在两岸、外交、内政交出一张白卷,这种内斗内行、外斗外行,面对争议却提不出主张的刻板印象一旦深入人心,执政之路必将遥遥无期。
苏贞昌上任近两个月,重心放在党权力运作铺陈,一方面与谢长廷、游锡堃寻求共识,期望成为各派系拥护的共主。另一方面,苏系虽在权力改组过程中释出善意,但最后「新苏连」仍拿下绝对优势的席次;其间还一度出手欲助蔡同荣上垒,背后着眼的关键,也是看在「蔡董」在民视仍有相当影响力,合作有助于取得二○一四、一六年的媒体战优势。
从权力逻辑来看,苏贞昌确实在全代会一役手顺(围棋术语,指落子顺序)精准,成功打造出具绝对影响力的苏贞昌时代。然而,掌握党机器,不等于囊括民意;紧抱党员派系,更不等于拿下总统门票。
蔡英文在卸任民进党主席后,就是体认到这一点,所以她未派子弟兵参选,反将注意力放在「小英基金会」的筹设,并积极经营国会战场,与王金平建立更紧密关系,显然是要跳脱绿营茶壶里的风暴,要用政策争取选民目光,虽然短空却是长多。
与此同时,苏贞昌却未能将「冲冲冲」的实力发挥在政策上。以瘦肉精议题为例,在党内担任「鸽派」的他,大有机会以主席之姿提出对案,结果他却放弃深化论述,任由党团依「本能反射」采全面反对,导致国际标准一出炉,被迫在一夕之间从反对变支持,丢盔弃甲满脸全豆花。
坦白说,到底民进党选出哪些中常委?什么又是「新苏连」?一般民众十个人有九个不知道;但民进党瘫痪国会、在议场啃咸酥鸡的画面,却是十个人有九个会摇头。因此苏贞昌在取得党内绝对权力后的下一步,若还是在国政议题上挥空拳,别说重返执政,光是党内总统初选这一关恐怕都会成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