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色恐怖走过30年 融于民间的极权、满布刑场的新店溪

▲白色恐怖遗址遍布全台北马场町。(图/记者季相儒摄)

记者陈家祥、季相儒/台北报导

1987年7月,台湾宣布解严,但至今30年过去,白色恐怖的真相仍深埋在迷雾中。对比各界对于228事件,自1949年开始、历时长达38年的白色恐怖事件关注度较低,但其影响台湾的程度不亚于228事件。在大陆节节败退的国民党政府,撤守来台初期亟欲巩固权力,透过戒严令、惩治叛乱条例等「法律」,打压、铲除台湾异议分子;根据统计,戒严时期军事法庭受理的政治案件2万9407件,无辜被害者超过14万人。

在白色恐怖的年代,强大的国家机器滥用权力深深伤害人民权利,军人、警察、特务三大系统可以任意逮捕平民;一句「我反对国民党」,就可以被罗织罪名入狱。当年的台北市,是侦讯审判、执行判决的权力中心,台湾全岛政治犯都要送到台北来受审。军事法庭审理后,活囚送往特地监所关押,死囚则送到马场町、安坑刑场等地枪决。

▲▼民房改造的侦讯室深入民间,融于民众生活。(图/记者季相儒摄)

隐身于都市、融于生活的侦讯空间

这些关押政治犯的地方,政府多沿用既有建物,内部装修成押房、侦讯室,外观看不出来差异,对外山庄招待所接待室等对外掩饰,藏身于民间,融于民众生活的一部分;对于不知情的民众来说,每天与这样的极权恐怖生活在一起,甚至有犯人就直接被关押在自己平常工作的地方。这些地点会随着机关更迭而迁移、废除,也因为时间的推进与都市开发,渐渐消失在民众的记忆中。

高中老师曾是共产党而被羁押的政治受难者周贤农说,自己曾被关押在警备总司令部保安看守所,一直到几年后,才知道当年被关押的地点是位于西门町的「东本愿寺」、现已改建为狮子林大楼,「当时进来哪有闲情逸致去研究,每天怕得要命担心要被刑求要被问什么。」

除了现在的狮子林大楼,喜来登大饭店过去也是负责关押政治犯的军法处。周贤农说,以前被关押在军法处时,2、3坪的空间要挤下2、30人,「睡觉的时候脚要缩起来半蹲」;接着判决以后就要送到马场町处刑,也就是现在的青年公园。

▲▼白色恐怖时期的刑场遍布新店溪沿岸。(图/记者季相儒摄)

「就地解决」 政治犯处刑场遍及新店溪

「安息吧死难的同志,别再为祖国担忧,你流的血照亮这路,我们要继续前走,你是民族的光荣,你为爱国而牺牲,冬天有凄凉的风,却是春天的摇篮……。」周贤农说,在狱卒来带走死刑犯时,其他同伴都会小声唱安息歌,为即将踏上死途狱友送行。

由于政府滥用权力抓捕了大量所谓的「政治犯」,远超过监所、押房等所能负荷,经过军事法庭审理判决确定后,随即会被带往刑场处刑。白色恐怖早期主要以新店溪沿岸作为刑场,马场町、水源路一带、川端桥南端等;1952年国防部的新店军监完工后,随即在一旁的安坑建置刑场,1954年启用后随即成为主要的政治犯枪决刑场。

政治犯遭枪决后,官方会限期家属遗体领回,并要缴交一笔巨额「领尸费」,不少家庭因为经济状况抑或是因为恐惧,没能领回亲友尸体。这些无人领取的尸体,会送往位于六张犁、由极乐殡仪馆所有的目的埋葬。但埋葬过程草率,形同乱葬岗

▼新店军监。(图/记者季相儒摄)

重建不义遗址 填补逝去的历史真相

已辞世的白色恐怖政治受难者陈孟和曾说,「要重建历史被抹灭的历史,要先把空间建置起来。有了空间,故事才能填进去诠释,历史才能离真相近一点。」许多白色恐怖的历史现场已经或是逐渐在消失,有些地方甚至还未能真正开放,只有找回过去发生过政治迫害的场所,重建过去、正视历史的悲剧,真正厘清白色恐怖真相外,也能展望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