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税常犯5大错!扶养亲属不用多 小心「高收入长辈」让你缴更多

图文/镜周刊

5月报税季开跑,民众最烦恼不懂申报规定,尤其漏报少报还会挨罚,以下整理纳税义务人最常错报的行为,在送出申报书前,一定要检查确认!

每年都有不少民众申报综所税发生报错或漏报的情况万泰联合会计师事务所副总林嘉焜提醒,以下错误今年别再犯了。

基于税额及各项扣除额的规定,民众若以「标准扣除」申报,单身小资族的免税门槛是40万8,000元,双薪客族则是81万6,000元,如果夫妻育有2名5岁以下幼儿,那么4口之家的免税门槛垫高破百万元,不超过123万2,000元都不须缴税。

不过,林嘉焜提醒,「即使符合免税门槛,民众最好还是趁早上网申报,因为有些人可能已经从薪水中被预扣了税款,如果没有申报就无法领回退税,因此可能缴上冤枉税。」

此外,上述的免税门槛是以「标准扣除」申报为例,如果民众「列举扣除」捐赠、人身保险费医药费灾害损失房租支出、自用住宅购屋借款利息等6项明细合计,单身金额超过12万元、夫妻合并申报金额超过24万元,节税效果可以再提高。

林嘉焜提醒,列报扶养亲属并不是越多越好,前提必须同居且有扶养的事实,「通常列报超过5个以上,国税局就会特别留意,如果没有同居和扶养事实就会被剔除。」另外,列报扶养长辈也要留意对方的收入,否则不小心列报到有大笔收入的长辈,无端拉高自己的所得级距就是失策

林嘉焜举例,有些长辈虽然退休、没有固定收入,但可能年内处理掉一笔土地或建物,因而有大笔所得进帐,「长辈可能自己也忘记这笔钱,曾经有个案以为列报长辈可以多报免税额,最后却落得被追缴少报长辈卖地所得税,因小失大很不划算!」

由于夫妻必须合并申报所得,但实务上常见分居夫妻报错税,「夫妻分居必须有法院判决或拿到家暴保护令,才可以各自申报,否则仍须在申报书上载明配偶资料,并勾选『夫妻分居』栏位。」专家解释,如果是在取得保护令之前,已经取得暂时或紧急保护令的情况,夫妻双方可以「分别」填报申报书,由国税局归户合并所得计税,各别计算应分摊的税额后,分别发单补征或退税。

而如果是感情不好的一般分居案件婚姻关系仍存在,不能分开申报,报错情况包括漏写配偶资料、子女免税额各自重复申报、各自重复申报每户27万元的储蓄投资特别扣除额等。

林嘉焜表示,「婚姻制度已改为『登记制』,有些夫妻会在婚姻关系尚未成立的所得年度,就先以夫妻合并申报方式误报综所税。」例如,2021年1月结婚并办理登记,在5月申报2020年度综所税时,就自行将2人的所得合并申报,错误列报配偶免税额,实际上,2020年度2人尚无婚姻关系,应分开申报。

70岁以下免税额为8万8,000元,70岁以上免税额为13万2,000元。凡是70岁以上的纳税义务人本人、配偶及受扶养的直系尊亲属,免税额皆为13万2,000元,但如果是列报扶养70岁以上的兄弟姐妹,或叔叔伯伯舅舅旁系其他亲属,免税额仍为8万8,000元。这类错误较常发生在人工申报的情况下。

要提醒的是,民众常忽略往生扶养亲属的免税额,例如超过70岁的老父亲去年1月往生,即使只有扶养几天,今年5月一样可以列报扣除13万2,000元的免税额。

更多镜周刊报导【2021报税必知3】开心买屋房息竟无法列举扣除? 原来是忘了这件事【2021报税必知4】存股族怎么报税最有利? 年领百万股利的达人算给你看【2021报税必知5】今年手机也能报税 5步骤拜拜读卡机桌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