避食品业「减资避查」 食药署拟下修查验资本至1千万
▲避食品业「减资逃难」,食药署拟下修查验资本至1千万。(图/记者严云岑摄)
近年食安风暴频传,食药署为了强食安管理,自今年7月起将逐步要求资本额3000万以上的食品大厂进行「第三方认证」,查验项目分为GHP与HACCP两项,内容包括厂房设置、原料掺伪假冒、上下游进出口量是否符合等。不过,为了防止业者减资规避查验,未来拟将门槛下修到1000万以上,并公布验证结果。
食药署今(25)日召开记者会,说三级品管机制的运作模式。风管组组长李明鑫提到,2014年2月5日增订的第三方查验,是由主管机关委托并编列预算给验证机构,可能会因政府预算有限,出现验证不完备的情况;今年2月4日修法后,改由验证机构向主管机关申请认证,通过后审查费用也由认证机构自行负担,目前约有2~3家业者提出申请,食药署仍在审核中。
▲食品验证过程。(图/记者严云岑摄)
李明鑫表示,目前食药署已要求资本额3000万以上的食品罐头制造业者、食品添加物制造业、特殊营养食品制造业、乳品加工制造业者进行第三方认证,目前约有460家业者通过;今年7月1日起,野鸡针对资本额3000万以上食用油脂制造业者、面粉、淀粉、盐、糖及酱油制造业者实施第三方认证,明年7月31日起,肉品、水产品也要比照办理。
风管组科长吕在纶也表示,新的第三方验证的效期为2年,过期后须重新办理,才能维持验证资格,若过期后未重新申请,可依《食安法》第48条限期改正,届期不改者,最高可处300万元罚锾,情节重大者,得并其歇业、停业。
▲食药署风管组说明第三方认证新制。(图/记者严云岑摄)
吕在纶提到,第三方认证管理办法通过后,已听闻市场后有业者开始「减资逃难」,为了防止业者规避查验,食药署考虑下修资本门槛到1000万以上,但具体时程尚未订出。最后,他也表示,通过第三方验证者,食药署未来将降低稽查次数,呼吁食品业者尽快申请认证,保障消费者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