差额医材「医院极端值超收」未改善 下周起无法显示于比价网
▲差额医材「医院极端值超收」未改善,下周起无法显示于比价网。(图/ETtoday资料照)
由医学会订定的7大类差额医材上限9月起实施,超收院所需在月底前提出说明或改善。今(30)日是医院提交回函的最后一天,健保署长李伯璋表示,10月1日起若医院使用的差额医材价格超过极端值,将无法登录在医材比价网上,中秋连假过后也会对完整配套措施进行检讨。
健保署帮8大类、352项差额特材订定上限引发反弹,后改由各医学会订定极端值,8月26日公告、9月1日实施,但独缺「冠状动脉涂药支架」,有待药物共拟会讨论后重新订定分类。
须遵守极端值的7大类特材,分别为人工水晶体、特殊材质生物组织心脏瓣膜、浅股动脉狭窄涂药装置、特殊功能人工心律调节器、复杂性心脏部整脉消融导管、特殊材质人工髋关节、调控式脑室腹腔引流系统。
每一项医材费都依医学会建议采「阶梯式调整」,以人工水晶体为例,费用就分为8个级距,从3万0856元到11万元不等,其余医材也依学会建议,订定不同级距。
医审及药材组科长张淑雅表示,健保署从上周起就陆续针对医疗院所超收品项进行追踪,但因差额医材横跨科别众多,10月1日之前,健保署都会积极辅导改善,10月5日中秋连假过后,才会针对超收院所进行检讨,并订定比价网配套措施,暂不考虑开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