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秋远/健保署给辛苦医护的大礼「医材差额收费上限」

防疫工作告一段落,健保署即推出「自费医材差额上限」政策,引发医界大反弹。(图/资料照)

吕秋远宇达经贸法律事务所执行合伙律师

健保署在国内疫情稍为舒缓后,总算医疗机构第一份「大礼物」,同时也给了想省钱民众更贴近社会主义国家的新政策,也就是:「健保自费医材八月起设收费上限啰!」

这是什么意思呢?简单来说,一般看病的时候,同样的疾病,医疗材料有很多种可以选择,如果没钱可以选标准型器材品质堪用,不用自费。但如果想选择好一点的器材,可以部分或完全自费。但现在健保署要求,只要是「健保部分给付、同功能类别的医材」,就要订定民众自费差额上限。更进一步的浓缩版本,就是如果要装好一点的器材,健保署要求差价要缩小,不要出现同样器材、但不同医院,结果收费差距太大的情况

一般人听到这个政策,会觉得不错。毕竟在长庚装同样的支架,为什么跟在台大价钱不一样?健保署制订上限,至少可以让某些同样器材、但在不同医院实施手术价差不要这么夸张,这是好事,不是吗?

健保署如果能回答这两个问题,那么或许就是不错的事:第一,这项器材,因为健保署压低价钱,进口商认为价钱太低,不愿意进口,以后医院采购不到,怎么办?第二,如果这家医院原本就想要收取比较高价钱,因为跟别的医院比起来,这里的医师就是技术高明、医院管理也比较好,但因为价差缩小,医师不愿意继续使用这种医材,怎么办?

▲「医材自费差额上限」八类医材。(图/翻摄健保署FB)

在健保署不让医院赚钱、不让厂商赚差价的情况下,有些不错的原厂药已经退出台湾市场,健保署认为这叫做「解决药价黑洞」,逼迫医院提升议价能力,惹火国外厂商不卖给台湾。现在的情况,则是进一步拿医疗器材开刀,只要这项器材有健保部分给付,就要逼迫医院降低价格,控制在健保署同意的范围内。最后的结局,很有可能又是器材厂商退出台湾市场、医师技术齐一化,或是选择其他国外不用、台湾还在用的过时器材。

国人逛医院、把医疗低价化、市场化的情况下,健保已经高度压缩医疗人员专业的报酬,这时候却要透过价差缩小的情况下,让品质比较好的医疗器材退出市场,再让技术比较好的医院被迫缩小价差,以后如果面临自己或家人,想要使用品质好的器材的情况,这时候应该怎么办?

所以,健保署送的这份大礼物,实在太令人惊吓。这时候,不是应该还给医疗人员加班费、提升原本低落的点数值,怎么会是开始「为民众省钱」?不是应该要在维持标准品质的控管下,不要压制原本已经很不自由的竞争机制?现在进一步向社会主义国家靠拢,表面上看是替民众砍价,事实上根本就是压榨医院的利润、医师的收入与民众的选择。

既然是自费,健保补助也都一样,不会因为民众的选择而浪费健保资源,健保署干嘛管到海边去?看病的民众如果在评估完每家医院的收费、医疗水准、技术、看病的医师以后,自然就会根据自己的付费能力,选择适合的医院,健保署这种价格管制措施,究竟是帮了谁?

感谢劳苦功高的医疗人员?那就别让阿中部长到处行销城市,好好的思考健保政策比较实际。要调高健保费率都行,但行行好,别再自以为是的压榨医疗院所与医疗人员,以为自己在替民众省荷包了。

不然相同的区域,房价也设置上限,大家说好不好?

热门推荐》

姚侑廷/自费医材订上限价?万万不可!

林韦地/「自费医材差额上限」比共产更共产的健保政策

►谢宗学/医疗共产化 品质好的医材将在台湾消失►随时加入观点与讨论,给云论粉丝团按个赞!

●以上言论不代表本网立场,欢迎投书《云论》让优质文被更多人看见,请寄editor88@ettoday.net或点此投稿,本网保有文字删修权。

►防疫新生活!国内旅游票券特价开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