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翅膀的豆子!翼豆新品种「青翠」上市 适合友善栽植
▲翼豆新品种「台东1号-青翠」于平地及中低海拔均可栽培,生长势强健,少病虫害。(图/台东农改场提供,下同)
行政院农业委员会台东区农业改良场为促进台东地区原民蔬菜产业发展,14日于农委会办理翼豆新品种「台东1号-青翠」记者发表会,介绍外型吸睛,长有翅膀的原民豆类蔬菜及其美味料理。
翼豆新品种嫩荚翠绿、产量高,料理后色泽佳,口感鲜脆,生产期更突破现行地方品系仅能秋作生产的限制,春作亦能正常生产供市,大幅延长翼豆产期。此外,新品种翼豆生育强健,少病虫害,适合政府现正大力推动的有机、友善耕作农法,农友如栽培管理得宜,亟具商品价值。
台东场陈信言场长表示,翼豆为东部地区原住民族重要的豆类蔬菜作物,原产于非洲及东南亚地区,在1910年引进台湾,早期栽培模式为族人于自家栽种少量生产,秋冬为其主要产季。现行各部落之地方品系混杂,易有荚形长短不一,缺乏一致的采收标准及产量品质不稳定等缺点。为推动辖区原民蔬菜产业,台东场近年来除陆续建立翼豆经济量产栽培技术外,亦积极投入翼豆新品种选育工作。历经多年育种及栽培试验,育成新品种,并于今年5月2日,经多位专家学者审查,通过命名为「翼豆台东1号-青翠」。
▲嫩荚荚形优良、采收标准一致、颜色翠绿、口感鲜脆。
新品种嫩荚荚形优良、采收标准一致、颜色翠绿、口感鲜脆,于平地及中低海拔均可栽培,生长势强健,少病虫害,秋作每公顷年产量约11.5公吨,较对照地方品系平均产量8公吨高出44%,为一丰产品种。除此之外,现行地方品系因对长日照敏感,无法于春分过后开花结荚生产,产季通常于农历年后结束;而本场推出之新品种具长日照钝感特性,于春分后仍可正常生产至5月下旬,且产量与秋作无明显差异,可大幅延长翼豆产期达3个月,对原民豆类蔬菜产业极有助益。
陈信言特别指出,台东场推出之新品种「台东1号-青翠」,病虫害少,适合进行有机栽培,其营养成分丰富,不亚于常见的豇豆或豌豆,可提供国人在选购豆类蔬菜时,有更多样且安全的选择。此外,翼豆亦是目前各种豆类蔬菜中,口感最为鲜脆的种类,其美味料理秘诀在于烹调时,先将翼豆嫩荚切成约指头宽的小段或适当大小,汆烫30-60秒后捞起,之后依个人口味喜好加入肉类或小鱼干热炒,亦可佐以和风或胡麻类酱料凉拌,风味亦佳。
台东场强调,新品种「台东1号-青翠」已完成技术移转授权,承接新品种的百大青农-廖家助农友亦积极投入栽培生产,未来全台各地具有农家直采平台之全联门市,将陆续上架销售,欢迎民众前往购买尝鲜。有意进行种植生产农友,可参阅本场网站公告之授权办法,或迳洽本场作物改良课园艺研究室(电话:089-325110#633)